抓细“六课”——在新学期开学教务主任会上的讲话
(2011-02-13 16:57:54)
标签:
杂谈 |
抓
——在新学期开学教务主任会上的讲话
2011.2.12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収宫之年,各校紧紧围绕“特色发展年”主题,紧扣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不动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在素质教育和全面质量提升上取得可喜成绩。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教育局“教科研提升年” 主题年,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潘局长把它确定为“教学管理精细化年”。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管理,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管理的精细化来体现。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枢纽,教务主任就是掌控这个中心枢纽的关键人。教务主任的工作职责主要有: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落实,教学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检查与落实,教学研究,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教学设备添置与管理,教学工作指导,教学总结等常规性工作。教务主任是校长的教学参谋长,是教师教学的服务者、引导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是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就“教学精细化管理”而言,我觉得要突出抓细抓实抓好“六课”。
一是“课程”。三级课程计划是学校的法规,必须严格执行、模范执行。教务主任要有法规意识,带头执行省厅“五严”规定。小学要开齐开足开好所有课程,突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和发展;初中要突出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收获、学有进步,提高中考总均分;高中要突出本二达线推进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的必备条件是要认真研读教材、大纲、考纲、教学建议(南京市初中有)、考试说明和各地最新的考试信息。各校都在编制使用导学案,因此导学案编制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上课的质量。坚决杜绝“一人备课,集体不备课”的状况,认真抓实抓好复备质量,强化“两组”建设。
三是“课堂”。不同类型的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作文课、实验课等)要有不同的范式和要求,要突出课堂的效率,做到每一节课让学生都有收获。
四是课改。“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理念、方向。课改必将成就教师、学生、学校。目前,我区百家湖小学“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东山小学“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模式、竹山中学“适性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实验小学“激活教学”等课改模式已在省内外小有名气,并将成为我区教师培训基地。正行走在课改路上的学校要咬牙坚持,度过难关节点,必将迎来光明的曙光;还在犹豫彷徨观望的学校必须立即行动,潜心研究课改,建章立制进行课改,借鉴如皋市全市推进课改的做法“不换思想就换人”。
五是“课题”。我说的课题不是教科室搞的课题,而是来自教师课堂的问题,把问题作课题,做实教学反思,把反思成果做课题。
六是“巡课”。课务管理是教务主任的职责之一。各校要严格课务管理,落实巡课制度,上坊中学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以上所列的“六课”方面工作,只是教学管理的局部工作,“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必须把“教学五认真”和“四精”、“五必”真正落到实处,向计划要质量、向规范要质量、向过程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反思要质量、向科学评价要质量。
一句话,“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确立“细节决定成败,到位就是质量”的现代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