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孝子》有感!

(2008-06-27 21:34:48)
标签:

杂谈

                观《孝子》有感!

                                    体现中国式完美女人

                   观《孝子》有感!

 

   咏梅,也许在喜欢挑刺的人眼中,不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甚至,有些“平凡”。可是,她的“平凡”,并没有呈现为庸俗,而是成就了一种亲切的美,那是脱俗的另一个境界。在同样东方的日本,有一批最受尊重也是最受欢迎的演员,她们是宝冢剧团的女演员们。她们在舞台上出演最光辉也最动人的角色,高贵的皇后,英俊的王子……令无数少女少妇为之疯狂。之所以联想到她们,因为在咏梅的身上,有着和宝冢的“女王”们相通的某种东西——发挥到极致的典雅,可以面无惭色地力镇群芳的气势。在日本,人们说,见过宝冢的女演员,才知道什么叫做气质。

    电视连续剧《孝子》正在热播中,知书达理,温柔善良的谢言是贤惠的妻子,是慈爱的母亲,也是孝顺的女儿和儿媳,甚至还是工作独当一面、可以承担家庭经济支撑的优秀的职业女性——很难有争议地,咏梅塑造的是一个极致女人,一个拥有女人应该拥有的一切品质、近似无限完美的女人。而她的塑造,也是同样地接近完美。她美得如此经典,那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光辉,不但深入人心,并且深得人心。给观众留下的空间,一是喜欢,二是感动,三是崇拜。

   感性地去看这部片子,真的是感慨万千。当谢言独自面对分娩的恐怖,让海洋回家照顾母亲,支持丈夫孝子的立场的时候;当谢言终于可以自己给予女儿以哺乳,心花怒放的时候;当谢言沉着地接受着海洋事业的危机,产假未完就跑回电视台工作以给家庭增加收入的时候;当谢言忙的焦头烂额,工作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却二话不说带着襁褓中的孩子陪丈夫回家探望公公婆婆的时候,“贤妻良母”——这个抽象的概念,跃然如此真实、震撼。而 “孝顺”——这种久违的责任意识,恍然那么生动、切近。

看完了电视剧《孝子》故事的结局让我感到心酸。剧中善良的老人在她临终时还不忘她的儿女,把自己一生的全部积蓄和心血,留给了孝顺的四个儿女,而她也最终追随了她的老伴,郁郁而终。孝顺到底是什么呢?即要孝,又要顺!可如何才能做到这两点呢?恐怕很难!生活在现实的人们又有几个能象剧中人物那样对待老人,无所不孝,无所不顺呢?

 

  以下是从网上摘抄的评论很有感触产生了共鸣  愿天下的父母平安愿天下的儿女善待老人!不期望所有人都能这样但我会想剧中人一样善待我的父亲母亲!!!!!!!!

    四月九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剧场播出的电视剧《孝子》落下了帷幕,我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因为它是亲情大戏,剧中浓浓的亲情贯穿着整部电视剧。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很多传统的道德标准受到了挑战,但是“孝”依然被作为一个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受到尊重。剧中刘英和乔战勇生有两男两女,大女儿乔水兰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小儿子乔海明也到了而立之年了。儿女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过得都不容易。好强的刘英是这个家庭的支柱,几十年来她全权掌管着这个家庭的大小事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这个家庭都被她管得井井有条,相安太平……。“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今天,很多传统的道德标准受到了挑战,但是“孝”依然被作为一个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受到尊重。人们可以贪污腐化、可以背信弃义、可以弄虚作假,但是对“孝”却不可以说不。这个大众化的道德标准使得本剧将有最广泛的观众基础。尽管人们的内心中对这点坚信不移,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随着人口流动和向城市集中,随着一胎政策的贯彻,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如今尽孝却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困难。工作的压力和侍奉床前难以两全,独生子女面临的养老送终的责任和义务带给他们不能逃避的困境。每家都有父母,每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家家都有一本关于养老问题的难念的经。这也是保证本剧有社会反响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养老观念的变化也是“孝”里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对养老院的态度、对维持生命还是维持生命尊严的两难选择等等也将是本剧讨论的话题。

    故事是从大儿子乔海洋的媳妇谢言怀孕开始。过了三十岁的大儿媳妇谢言,好不容易怀上了孩子,下海经商的海洋生意上不顺利,妻子又出现了妊高症迹象,正遭受着内外夹攻,这时,三妹夫范磊打来电话,告诉他母亲脑溢血住院了。乔家的支柱倒了,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子女和他们的家庭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老母亲被抢救过来以后,却落了个半身不遂。一贯好强的刘英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苦闷之中,生活起居全要靠人帮助,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在四个儿女如何料理二位老人的问题上来了。大姐夫在当地是局长,大姐虽然在家中很有面子,但其中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二儿子海洋,媳妇谢言又要生孩子,生意又遇到重重困难;三女儿水灵因为丈夫范垒下岗了,生活困难不说,家中的地位也随之降格;小儿子海明从美国留学回来,浑身都是美国味,连亲情观都是美国的。况且老人不同小孩,虽然生活无法自理,但脑子还好使,他们还有自己的主意,并不是给什么就要什么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就不言而喻了。《孝子》选择了这样一个既平凡但却一直被影视剧忽视的切入角度,通过一家四个兄弟姐妹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困难、争执、悲伤和爱。

    本剧聚集了许多的优秀演员,有许亚军、咏梅、严敏求、赵亮、陈瑾等,他们的表演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扮演二儿媳谢言的咏梅,她身材苗条、柳眉细眼,有着南方女子的清秀。咏梅其实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典型的北方人。咏梅她不是科班出身,她一直生活在呼市,直到一九八七年来到北京,在外经贸大学学习企业管理。毕业后进了一个普通公司做广告,后来偶然当了几个广告的形象代言人。一九九五年海军电视艺术中心拍的《牧云男人》让咏梅演了女一号,一个海军退役将军的女儿之后,咏梅发现表演这个行业更适合她,于是就开始专职拍影视剧了。在拍了三部作品后,一九九八年咏梅被朋友推荐给了叶京。经过一番筛选,她出演了那部感动几代人的《梦开始的地方》,扮演付彪的妹妹“辛平平”。也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很多观众记住了咏梅那平实秀气的脸。据说咏梅出道多年,演过很多角色。我看过的其实不太多,真正让我记住的是《中国式离婚》里那个独立却又充满了女性知性美的单亲妈妈女医生肖莉,我跟我的朋友们一致认为她在那部戏里几乎让一种女人成为经典。《中国式离婚》细致而深刻地描写了老、中、青三段婚姻,但人们不能忽略他们中另一个女人的存在,一个最快退出婚姻围城的单身母亲肖莉。某种程度上讲,肖莉的自立、坚韧、有涵养,但又时刻藏着小小心机的个性,可能比偏执的女主人公林小枫更让人欣赏和认同。她的扮演者咏梅,对人物内心的准确捕捉为全剧增添了一抹亮色,虽然这部戏一般,但咏梅在戏中散发的独特气质让我还是感慨了一番。我一直认为她的气质高雅在三十多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当中无人能及,独立与亲和力在她身上毫不矛盾的和谐统一,如果发展的好,能做内地的张曼玉。

    我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剧场热播的三十六集电视剧《孝子》中,我再次看到了演员咏梅,她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也正是一个低调不失自己个性的演员。在剧中她演绎的二儿媳谢言一角,拿捏有度,爱心有家,相夫教子,尊老爱幼,一团和气,一举一动感人挚深,展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困难、争执、悲伤和爱。

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用孝道凝聚家庭亲情,家庭的问题自古就是创作的重要对象和源泉。家庭不但是人的住所,也是每一个人的城堡。独立宣言中写道:家庭幸福是人类第一大事。从历史上看,不管是中国外国,社会激烈变动,家庭伦理问题就成为热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渴望》、《咱爸咱妈》,到现在的《孝子》都注重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亲情的凝聚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走向繁荣的一种标志。首先,从一定意义上说,《孝子》这部电视剧是当代中国城市家庭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从家庭生活和家庭亲情这个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做了凝缩。这部电视剧整个内容是弘扬家庭亲情的凝聚力,孝道为先。尽管妈妈那么不讲理,子女有那么多无奈,但是看了这个片子,还是感到家庭生活的美好,和谐生活的美好。有人说了这句话,人生在世也是诗意的栖居。西方有西方的文化,东方有东方的文化,各有优缺点,但家庭的团聚、亲情的凝聚却是共同的。这个戏写了好多生活的无奈,从头到尾没有给人唧唧喳喳的感觉,让人感到和谐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种享受,比较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是对当代家庭生活的发现和艺术的概括。家庭伦理写了这么多,关键是从司空见惯当中能不能看到新的东西。每一次创作都是对创作对象的发现,家庭伦理也是这样。熟悉家庭生活是一个前提,能够发现多少东西这就在于编剧的本事。我觉得演的最好的就是这个老太太。老太太是在维护自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需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并以挑剔的方式来表现。比如说写她小事胡搅蛮缠,但是大事不糊涂就是特别精彩的一笔,最后用她的录音机录遗言,这把老太太的形象一下子拔高,丰满了。再者,这部作品概括力比较强,一开始乔海洋的媳妇谢言和他的妈妈都住了院,一下子把乔海洋的选择推向了极致,把孝道的考验推向了极致。对母亲的照顾最难的不是端屎端尿,最难的是一种精神的忍受力。还有包括水灵的怀孕,这段戏编剧和导演二度构思很好,她为什么怀孕,原来以前的那个孩子不是水灵和范磊的孩子,范磊这个老实人为爱作出了巨大牺牲,水灵为了报答范磊对她的包容,和他结婚,在艺术上设计得很精彩,这一笔很耐人寻味。这部戏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比如土地局也出了很多名堂,正是在这些地方把沈致公这个人物找补了回来,这插曲是巧夺天工的,如果沈致公这个人物不行了,对整个家庭亲情凝聚都是一个难题。

《孝子》从一开始就很吸引人,看似巧合,却非常自然。近些年来,表现家庭伦理亲情的影视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断形成收视热潮,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些影视剧歌颂亲情友情,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歌颂了社会正气。看过这部电视剧使我们想起《咱爸咱妈》,这两部电视剧都是以家庭为中心,两个家庭都姓乔,而且都是两男两女组合,《咱爸咱妈》以父亲为中心,《孝子》以母亲为中心,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高品质的电视剧,相信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第一,演员表演真实自然到位。作为一部表现家长里短的戏,虽然没有大量使用当下最红的演员,但每一个演员都是实力派,这些演员的表演会进一步得到观众的认可。剧中赵亮的表演很好,人物对父母亲发自内心的爱,都写在平凡和平淡中,这是演员长期积累的。第二,乔老太太的性格设计很好,许多电视剧将父母亲设定为任劳任怨,但是乔老太太是理所当然地让儿女尽孝,要享受天伦之乐,这与其他老人不同。这种典型性格,她要表现出当家作主。老太太十分个性化,典型性格的特征在最后发生变化,为了体贴子女,最后自己选择进了养老院,完成了性格的塑造。第三,许多感人细节令人回味。父亲乔战勇台词不多,却很感人,刘英在乔战勇去世后的那些戏都十分具有震撼力。

现代故事演绎千古美德,近些年来,现实题材和亲情戏成了创作的主流,同时也成了播出热点和收视热点。但是好剧还不多,特别是能够打动人心的剧不多。《孝子》是亲情伦理剧当中非常优秀的,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以往的亲情伦理剧。作者在把握这个题材的许多方面,比以往亲情伦理剧有更深的开掘,观察社会生活的视角更为广阔。作品中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但不拘泥于民族传统中的孝,而是对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观照和表现。特别是剧中的儿媳妇,作者对她有很巧妙和节制的把握,合情合理。

这部作品中所弘扬的中国文化对人伦亲情的注重,和我们今天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最基层单位是家庭。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条件。家庭是以血缘姻缘为纽带。在表现和阐发这层意义的时候,《孝子》从艺术角度对这个主题有深刻的挖掘,它对今天现实的概括,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孝子》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对生活细节的别具匠心的编排。剧中所描写的全是家庭成员当中的琐事,这些都是中国家庭面临的问题。日常生活,彼此之间微妙的心理,不同程度存在的矛盾,所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细节,看似琐细,但是编织起来却多姿多彩。这种戏很难写,但这部剧一看就非常吸引人,看似不经意和不经心,却有编导和导演独具的匠心。

  该剧总体上按照子女和父母这两大人物关系来写的。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基于血缘,是孝道。这些子女对母亲和父亲的爱,确实是真挚感人的。但是也不仅仅是百依百顺的,确实也有更大的包容、理解、关爱和奉献。如果从《孝子》当中提炼出这样的精神层次和道德层次,就超越了封建孝道所具有的局限性,关爱、包容、理解和奉献既是儿女对父母应尽的孝道,也是当今社会倡导的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母亲虽然对子女有刁难有不满。但在这些矛盾当中越能够表现出母亲对儿女的期待、期望。最后三集我基本上是在泪眼迷离下看的,看完之后无限感慨。最后老太太用拔掉呼吸机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她把最大的母爱给了子女,不再拖累子女是惟一的选择。一方面觉得非常残酷,同时也认为母亲非常理性。我对这个老太太怀有崇高的敬意,编导这一笔刻画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实感人的艺术探索,这部电视剧很平实,它是以平面的视角,写了家庭;写了人的真善,通过人的善良、亲情感动人。

  作品反映的人文关怀,含有时代气息,虽然没有刻意去写时代特色,但是通过情节描述,把时代气息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美,日常家庭生活里面把不显眼的东西变成美,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孝子》对孝的文化探索,也很有积极意义。该剧主要讲乔家两代人五个家庭普通人的生活,写了八个人的“孝”。写的最好的是乔海洋夫妇。谢言在处理和乔海洋的夫妻关系以及和婆婆的关系,作为现代女性做得非常有特点,她既是贤妻良母,又有现代思想,在谢言身上体现了这两种文化融合,这非常有现实价值。导演、剧作家包括演员,在刻画谢言作为当代女性的亲情伦理上,下了功夫,对孝文化赋予当代的意义,侧重描写了经济转型期社会道德的重构。

《孝子》具有当代性和现实价值。这个电视剧里面所表现出来的老太太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对孝文化同时也是对人性内涵的表现。孝是善的行为,善是美的重要内容,子女的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也是自身人格和精神的重塑。创作者对家和家庭的亲和力、凝聚力,进行了非常好的展现,对孝文化的弘扬,反映了人间关爱、亲情关爱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这不仅对家庭生活重要,对社会生活也重要。我希望编导们多拍出这样的电视剧奉献给大家,让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重播该剧时,我还会按时收看的,因为这部电视剧太让人难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