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击溃会拖垮身体的4大毒素?

分类: 生活 |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tV9tfG8
最顽固之——湿毒
中毒症状: 头昏、四肢沉重、大便不成形。从何而来?仲夏季节,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几乎天天在“蒸桑拿”,导致体内湿毒加重。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厚重的湿气 把脾围困起来,叫做“困脾”,就会出现上述症状。恼人的是湿气一旦囤积体内就很难轻易排除,它会一直影响你的身体状况延续整个秋冬。
最流行之——寒气
中毒症状: 不爱出汗,有黑眼圈,经常关节疼痛,容易感冒。从何而来?全球温室效应让夏天温度节节攀升,而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会影响排汗机能,亦可导致体温中枢的散热障碍,汗液无法顺利排出,就会把寒气关在身体里,导致新陈代谢减缓,血液循环减慢,身体排毒能力全面下降。
最当令之——肺毒
中毒症状: 呼吸不畅、胸闷、咳痰。从何而来?中医上讲,秋天对应的是肺,排出肺毒最当令,也叫气毒。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因肺燥而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和咽喉不适,再加上夏季湿热未清,也会出现痰湿问题,表现为痰多﹑痰稠等。
最尴尬之——胃肠毒
中毒症状: 痤疮、口臭、舌尖痛,口腔炎、便秘。从何而来?夏秋季节里,排出胃肠中的热毒也很重要。在夏季暑热影响下,身体的内火比较旺盛。内火即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 而出现的内热症,此时人们往往又喜欢多食烧烤、油炸之类的食物,如此一来就更易产生胃火。而肠又与肺相表里,肺毒不清就会反映在肠道方面,便秘就是症状之 一。
http://sucimg.itc.cn/sblog/j6xG3eGCJ4x
上面提到的这些毒素本身已经够骇人听闻,一旦碰上“秋燥”,就仿佛火星撞地球般,会在体内产生巨大冲击,轻则导致循环代谢不佳,重则影响身体机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怕冷,体质脆弱多发感冒,让接下来的冬天更加难熬……
缉“毒”小分队,全面清除换季体内余毒
第一小分队 健脾去湿,排出湿热毒素
适应症:嘴角和鼻周长痘,有闭合性粉刺,皮肤油腻、身体易浮肿,大便稀溏,经常疲倦乏力者。
红豆薏米驱逐体内湿邪
出汗是最好的去湿方案
健脾去湿穴,按摩艾灸都有效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3k4Y1Z0
1. 血海穴:脾经要穴,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其顶端就是血海穴。可以选择指压、拍打的方式按摩或采用艾灸,每次10~20分钟。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3s0F7Qb
2. 承山穴:去除湿气的最好穴位,位于小腿肚下方正中,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按摩这个穴位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按压时要稍加施力,以感觉酸胀为好。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32vfskL
3.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经常按摩或艾灸阴陵泉穴,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3FqoWdX
第二小分队 驱除寒气,改善寒凉体质
适应症:体质虚弱,面色暗沉或苍白,有黑眼圈,久坐不动,手足冰冷,冬日畏寒者。
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取
入浴10分钟让身体变暖
消除下半身寒凉的重要穴位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XScUfOg
八风穴:促进脚尖的血液循环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XNUWr0x
涌泉穴: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XmQDud2
筑宾穴:使静脉血液循环恢复
http://sucimg.itc.cn/sblog/o6xGXUEa2eG
胞肓穴:改善臀部-下半身的血液循环
阅读完整内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