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怎样学会柔软?
在“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的现代社会里,女人不自觉地就朝着“万事不求人”的“女汉子”姿态转变,她们有热情、有能力、有品位,崇尚坚强独立,但唯独少了一份柔软温润的美感。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拥有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个人世界,想要把缺少的恋人和幸福补上,首先要迎回那些充满女性特质的彼此关怀、温柔包容。
编辑/李双宏
女权呼声日隆的21世纪,女性在事业收入、社会地位等世俗层面得到的机会和成就越来越多,独立坚强、突破传统女性身份认同的新女性亦随之诞生,这本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但任何进步却都存在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一面:当女人们被太多次地告知“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她们在慢慢变成自己世界的绝对主人,还有些则成了更为坚硬、自我的“女汉子”。
http://sucimg.itc.cn/sblog/j0Wy9rrPrFV
“女汉子”们是这个时代走得飞快的一群人,传统的两性关系中女性的阴柔持守的角色让位于她们中性进取的特征,工作中她们强势努力、从不示弱;性格上拒绝撒娇、大条粗糙,身兼女性的闺蜜和男性的哥们儿,常常是“有基友无男友”;生活里她们独立自主,万事不求人,一个服务业日渐发达的社会也提供了她们对男性全面疏离的可能性;她们一切从简,不事妆扮,只以自己感觉舒服的个性化面貌示人。“女汉子”们是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塑造出的辛勤的“工蜂”,她们有热情、有能力、有品位,但唯独少了一份柔软温润的美感,给周围人一种坚硬自我却冰冷、难接近的感觉。
诚然,这个冷峻而快速运转的时代所缺乏的柔软和温暖,是“女汉子”自身和社会对她们产生所有焦虑的根本原因。但如果你随波逐流,只满足于拥有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个人世界,就有可能在“汉子化”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惟有迎回那些充满女性特质的彼此关怀、温柔包容,才可能对抗这种时代对女性自身的异化,把缺少的恋人和幸福补上。
慢下来吧,“女汉子”们,你不必凡事都风风火火,在“没有男友、一样要活得精彩”的独行路上踩踩刹车。挖掘你柔软的力量,不要为了成就感或是所谓的独立性越俎代庖地去充一条好汉,女性特有的温柔是对男性的终极吸引力,是美好感情得以生根发芽的基础。
温柔点吧,“女汉子”们,你无需“天降大任于斯人”般如临大敌,你应该适当妆扮,以最好的姿态示人,能解风情地接受男性的好意或向对方寻求帮助,同时温暖地对待这世界,给世界阳光同时收获他人对你的关怀和帮助,相信善意,追求温暖,切莫一个人鞠躬尽瘁地面对所有冰冷残酷。
http://sucimg.itc.cn/sblog/j0Wy9kaCu6f
蓝盈莹:一个女汉子的“自白书”
人物背景:新生代女演员,1990年出生于上海,中央戏剧学院08级表演系学生,大学时因在热播大剧《后宫甄嬛传》中饰演颇有心计、为爱牺牲的浣碧,而被观众所熟识。毕业后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并作为人艺年龄最小的演员参演院庆大戏《甲子园》,颇受好评。
我常常被身边的朋友称为“女汉子”,可能个性中有点男孩气,性格开朗、好强、不认输。小时候,我总拿超人当榜样,爱打抱不平,记得上初中那会儿为女生出头,我动手打了一个男生,还把他打哭了。我还有自己的“女汉子八大不训条”:不装、不撒娇、不过分依赖、不矫情、不会打情骂俏、不轻易流泪、不随便找男生帮忙、不喜欢被男人请客。
在中央戏剧学院念大一时,毫无表演经验的我遭遇了各种挫败,段子被老师不断地毙掉,再加上水土不服、满脸起包,天天躲在被子里哭。我那时就不断地拼命练,基本上是我们班交作业最多的,直到大一暑假时我收到了老师的短信“盈莹,老师们看到了你的努力,大家都会帮你的,你只要大胆交作业就行”,我才豁然开朗、要不然差点都要退学了。
私下里,我也经常叫自己为“盈莹超人”,每一次特别难过的时候,我都和自己说“要坚强!独立!沉着!淡定!你说这眼泪,这情绪能用戏里该多好?不许哭了!睡觉去!”总觉得既然是“女汉子”,就应该拿出坚强的样子,一切都要搞的定才行。饰演《甄嬛传》里“浣碧”一角时,我在组里待了4个半月,每天除了演戏之外,还写出来了整整一笔记本的人物分析来摸索人物性格,“很多人笑我说都可以出一本《浣碧传》了。”
中戏毕业后,我考取了人艺,住在离剧院很近的地方,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和很多人艺的“老戏骨”们一起搭戏、跟她们学习。我发现其实很多温柔和蔼的艺术家们,她们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对小辈细心关怀,看上去和我这种粗放的“女汉子”完全不像,但演起戏来一样认真钻研、不输男人们分毫。
从她们身上,我慢慢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女汉子”其实是很有局限的。她应该是一个拥有独立的人格、思想和灵魂的女人、内心强大,但一定没那么敏感、纠结和小心思,不会随意耍脾气、任性让周围人不舒服;她可以气场强大、内心笃定,但行为举止一定不会咄咄逼人;她可以是柔软的、甚至可以是美艳的,像萧红一样,拥有丰富的感情,一生中充满了故事。
其实在我重新理解了“女汉子”定义后,我发现自己还原为合格。但我希望在未来我能成为我认为的“女汉子”,这就等若干年后你们来评价吧?
女汉子的三重门
个人介绍:方希,语言学硕士,出版者,作家。居北京。
女汉子第一重:外表的胡同糙爷范儿
最初听到女汉子这个词,是去走访一间公司。姑娘是销售总监,在一群男人里挑头,没点气势要能站住脚,估计也难。她迎面走来,一股劲风扑面,身体粗壮健硕,笑起来有京剧里花脸的效果。一个手下来问她讨个主意,她拿着计算器,一边以每分钟350字以上的速度数落手下,一边胖手指在按键上上下翻飞,得出数字,把计算器往手下怀里一扔,“去吧!”像拔完垂杨柳的鲁智深。走廊上我遇见这位手下,问他跟着这位领导感觉如何。小伙子沉吟半晌:“她就是个女汉子——其实我们没人觉得她是女的,也就是上厕所的时候她走另一边。”回到她的办公室,正听见她在电话里嚷嚷:老娘不稀罕!
女汉子第二重:行动的独立自“助”
我有一位近亲,年过三十,二十三岁起就有了自己的公司。平时衣饰精洁,谈吐有风致。
一起去外地,飞机上但见她单手提起沉重的行李,一声低吼,举起来塞到行李舱。坐下后,妹子直发愣。她说:你看见前两排的那个红衣服的姑娘了吗?她的行李比我轻得多啊,只是扶着箱子歪头等了五秒钟,就有个超级帅哥帮她抬上去——我为什么不会呢?
女汉子第三重:内心的举重若轻
我见过的一个最不像女汉子的女汉子,温和娴静,说话柔声细语,让人忍不住亲近。她年轻时就跟同班同学结了婚,把老公家人照顾得妥帖周到。直到一天,老公回来,说遇见了真爱,要离婚。震惊之下,她默默在屋里坐了两个小时。牵着孩子的手离开了。
“人心去了,哭哭啼啼好难看。”她笑着说。
从带着孩子住办公室,再到换工作,租了一间房,只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后来她念了博士,当了高管,做了客座教授,在专业领域内声誉卓著。孩子被教养得非常好,爱妈妈,也不怨恨爸爸。前夫的生意下滑得厉害,二十年后求助她,她立刻出手相帮。“他遇到了难处,就像一个熟人向我求助,我想不出不帮忙的理由。”
她身上没有任何男性特征,清风淡月,举重若轻。她认真听别人的抱怨,轻吐一口气:“有什么事是不能的呢?无非不想吧。”认识她这么久,也就属这句显得有些霸气,又安详得让人信服。
如果说女汉子像一座宅院,这三位就像三重门。那位销售总监必是那座临街的院子,飞扬夸张,一声狮子吼吓尿一片狗。声势虽吓人,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再往后探,我那妹妹则更精致些。她遇事从不逃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知不觉,求助这个功能已经从系统里删除了。只是偶尔看着别人撒娇耍赖,也怪眼馋的。
第三进院落不起眼,推开一扇隐蔽的小门,才撞见阔大的气象。一步一花,叠珑敛翠。在一盘盆景上,就能看到深峻的崇山。不怨不求,自然简静,不声不张,活水自流。
(全文请见《嘉人》2013年10月刊)
相关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