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禁忌 运气好坏就从此开始
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端午节放假里最先能想到的东 西,随着人们对传统佳节的日渐重视,端午节重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先秦时起,人们就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因此种种求平安、禳解邪灾的习俗应运而生。
http://upload.marieclairechina.com/2013/0605/1370419682842.jpg运气好坏就从此开始" />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 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 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 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 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http://upload.marieclairechina.com/2013/0605/1370419682565.jpg运气好坏就从此开始" />
端午节饮食民俗: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
不少人对传统的节日习俗知之甚少,认为端午节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事实上,端午节的习俗内涵丰富,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均有所涉及。
吃:吃“五黄”“五毒饼”辟“五毒”
除粽子外,吃“五黄”、吃“五毒饼”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俗。在江浙一带,人们把黄色食物,即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混在一起吃,认为可以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 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 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http://upload.marieclairechina.com/2013/0605/1370423377212.jpg运气好坏就从此开始" />
端午节家居风水5大禁忌
1、首先,阳光一定要充足。阳光能照进房间才会带来吉祥瑞气,这里指的吉祥瑞气是维系在人的健康上的。在风水学上,阳光代表人丁,人口健康才有能力 去“招财”。因而家居中不宜使用太厚布料的窗帘,因为这样会阻挡阳光,阻挡吉祥瑞气的照耀;当然也不能太薄,否则就形成光煞了。
2、其次,空气要流通顺畅。在风水学上,气流代表财运的运转,室内空气要流通畅顺才能财运亨通。一般来说,在开窗后,从外面吹进屋的风不宜太大,要以和缓的柔风为最佳;总而言之,室内的气流,以冬暖夏凉为最好。
3、卧室面积要大小适当。房子的深度影响的是气的聚散。房子的形状和深浅,直接影响到房子内气量的厚薄,以及气散气聚的问题。一个深长的房子,容易聚气不容易散气,因此它的气流会比较稳定。
4、脚踏五帝钱,财运纷纷至。在入户门的门垫下放置五帝钱可以起到旺财,解灾的作用。
5、玄关巧布局屏风挡煞气。门内是一处不可忽视的旺财宝地,门口的玄关处是藏风聚气之地。此处也是用来化解门犯煞气的地方,在此处可以化解一切门外带来的不祥之气。
更多超准星运:点击嘉人网星座频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