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伏天来袭  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2012-07-19 10:17:22)
标签:

杂谈

三伏天来袭 <wbr> <wbr>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正式开始。“三伏天”是我国农历小暑与大暑之间的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来袭 <wbr> <wbr>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入伏”。伏是隐藏的意思,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2012 年7月18日~7月27日为头伏 10天,2012年7月28日~8月6日 为中伏 10天,2012年8月7日~8月16日 为三伏 10天(末伏)。

三伏天来袭 <wbr> <wbr>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随着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人不顾误区争先恐后地去贴“三伏贴”,到底错在哪里?同时我们又该如何预防中暑症状? 嘉人网小编为你一一总结。

关于三伏贴的误区

三伏贴,即选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三伏天来袭 <wbr> <wbr>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误区一:能治百病

专家说,“三伏贴”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做“三伏贴”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医生诊断,看是否适合做。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贴”的治疗。

误区二:灸得越久越好

不少成年人要求医生让艾香在姜片上多烧上一阵子。专家说,这是不对的。烧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一般艾香烧上5~10分钟,让皮肤微红就可以了。真正发挥功效的是后头敷的“膏药”。

误区三:赶早不赶晚

许多人不到7点就来“赶场”,非得争得第一时间做“三伏灸”。专家说,其实“三伏灸”要在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就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效果最好,但一般医院中 午需要休息,所以可以选择上午10:30~11:30来做“三伏灸”,效果最佳,没必要一股脑儿地都赶在一大早来做。

三伏天来袭 <wbr> <wbr>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防范暑热,日常生活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室内要有良好通风

步入三伏天,中暑也进入高发期。在许多人印象中,在烈日下劳作才容易中暑。其实在高温且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人体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袭;而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湿感冒。

不要以为只要避开阳光,就可幸免于“暑”。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只要是在高温、通风不良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呆久了,同样容易“中招”。因此,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保持通风尤为重要。

三伏天来袭 <wbr> <wbr>5点预防中暑最有效
2、  多喝凉开水,可适当加些盐;

3、  可随身常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等祛暑良药;

4、  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正常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  避免暴晒,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




相关阅读
咖啡不要没命喝 4个时间点喝效果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