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容圈六大潜规则 保养品瓶里的学问

(2010-02-05 17:35:42)
标签:

潜规则

成分

厚生省

质检

假新闻

日本

杂谈

分类: MC网站
来源:嘉人网

http://src.marieclairechina.com/var/mariecn/storage/fckeditor/Image/5(432).jpg保养品瓶里的学问" />



近期在网上疯狂流传着一份“触目惊心”的禁用名单,用google搜索“2009年国家质监局公布的禁用化妆品名单”会获得约111,000 条结果。这让很多消费者慌了手脚,纷纷跟风,停止使用和购买名单上的产品。不日,国家质监局特意辟谣,声称这是一则假新闻,望消费者能正确看待这次护肤品风波。

阅读精彩全文>>

http://src.marieclairechina.com/var/mariecn/storage/fckeditor/Image/1(580).jpg保养品瓶里的学问" />

 



  潜规则1 :如何看待“成分恐慌”

  近期在网上疯狂流传着一份“触目惊心”的禁用名单,用go ogle 搜索“2009年国家质监局公布的禁用化妆品名单”会获得约111,000 条结果。这让很多消费者慌了手脚,纷纷跟风,停止使用和购买名单上的产品。不日,国家质监局特意辟谣,声称这是一则假新闻,望消费者能正确看待这次护肤品风波。

 

  大部分被质监局禁用的成分或是产品,其实只是因为中国和国外质检标准的不同所引起的。国外品牌化妆品中使用的成分或是标识如果无法通过国内的卫检,有时就会被网络、个人变向视为是禁用的,容易产生这种“误解”的大概有这两种情况:

 

  1、产品成分名称未在国内质监局注册应用,导致不能通过审核。

 

  2、成分浓度指标不同,在欧美等国家通过审核的成分会因为浓度偏高而被挡在门外。

 

  对于类似网络上热传的“禁用化妆品名单” 事件,我们绝不建议“ 宁可信其有”,而是应该用理智的态度、科学的论证来看待这些“传闻”。像某D 品牌收敛水中的间苯二酚成分按照中国国内质检标准是不合格的,但这成分是通过日本厚生省的质检的,只是因为国家之间的标准不同才导致出现问题,并不能代表其是不安全的。

 

  其实,通过日本厚生省和美国F DA 质检的成分都是很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再有网络流传的一些有害成分如酒精、激素等,其实要看怎么用才能被判定其作用的好坏。像酒精就是很好的助渗剂,而植物性雌激素比如大豆异黄酮则是许多40+抗老产品中必备的成分等等。

 

  “全成分标示”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分辨成分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在看到传闻时不妨多留意下各国、各地区的质检标准,切莫盲目跟风,让网络谣言左右你的正常判断。 

  

http://src.marieclairechina.com/var/mariecn/storage/fckeditor/Image/2(507).jpg保养品瓶里的学问" />

 

 

  潜规则2 :集团共享的奥秘

 

  说到集团“共享”,这在各行业内都普遍存在。通常一个专利成分的开发,往往需要10 年之久,投注的时间、心血及金钱不容小觑,若仅只用于某单一系列,或单一品牌不免可惜。集团内部各品牌之间如果能共享这些专利成分,就能大大优化成本,对消费者来说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何尝不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可能你会觉得平价品和贵价品既然成分一样,为什么要买更贵的呢?请注意,我们说到的成分共享是指1-2 种成分,而不是全部。换个说法,比如某汽车品牌,旗下会有N 多条产品线,相同的一款发动机也许会应用在好几款车型上。如果你可以舍弃真皮坐椅、GPS导航或者更多享受的装置,你的车价也会相应降低很多,但车子的动力可一点也不会弱。相较之护肤品市场也是会如此,关键的核心专利成分在共享,但不同的辅助成分和使用感受,是导致产品线划分出高、中、低档次的关键。如果你不在意产品的质地是不是柔软、香精油放了多少,大可放手选择一些低价产品,效果不一定差强人意。

 

  美容圈内有实力开发专利成分的大集团品牌不过几家,最当红的像是有着法式优雅的L集团、美式范儿的P集团以及细腻唯美的日式S集团。除此之外,日系的K集团也有着类似经历。也许你google 一下,会发现身边很多知名品牌原来都有着姐妹或者嫡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http://src.marieclairechina.com/var/mariecn/storage/fckeditor/Image/3(475).jpg保养品瓶里的学问" />

 

 



  潜规则3 :更新换代谁之过

 

  《电锯惊魂》由于第一集获得空前成功与好评,现在一年一部似乎已是个必然的定律,尽管许多人骂声不断,认为后续的作品只是狗尾续貂。但每年推出新的续集,大家依然想要看新的一集有些什么。如果不是消费者喜新厌旧也许就不会有品牌的一再更新,每一次品牌的更新就会吸引新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欲求不愿满足导致了这个游戏规则,还是品牌的不断刺激导致你欲求不满足?所以,请不要再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品牌不断更新。

 

  当然,化妆品公司不会一味乱升级,当行销人员一旦决定新产品的“新”角度或是“新”诉求,就会与研究室人员沟通,然后努力地将配方做到尽善尽美。也有坚持原配方,历久不衰的护肤品,例如La mer 乳霜、sisley 全能乳液、Estee Lauder 的小棕瓶、Clarins 复合生肌精华液等,几十年都不轻易升级。可是,如果有一天这些产品突然推出升级配方,你也不要讶异,因为,明星可能也会有“过气”的一天,一旦明星产品过气(销量下滑),化妆品公司是容不下它继续在市场上生存的。

 

  编辑建议:

 

  新产品更新换代关键在于如何更新,是成分的更新,还是注入新科技,都需要你理性看待。还是那句老话,选择适合自己的远比盲目选择新的更切合实际。

更多美容圈潜规则>>

 

更多精彩美容话题进入美容频道>>


相关精彩阅读:

 

面部活力按摩操小技巧收获大美丽

年会模仿Lady Gaga?经典造型范例

名模李艾公开5个瘦身秘籍

2010春夏彩妆7大潮流自然更魅惑

美肤课堂:化妆棉的使用全攻略

巧用新奇假发 轻松减龄10岁

小胸也能美!拯救6种不完美胸型

一贴就爱:2010最性感的纹身!

痘痘告诉你身体哪里生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