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远逝的繁华

标签:
西安博物馆文物新市大唐西市诗词文化 |
分类: 原创影像 |
前言: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少年行》中描述的盛世一景。金市,就是唐代长安城西市的美誉。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实际起点,西市百业兴旺,各国商品云集,繁华盛极一时。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常看常新。
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介绍了历史上西市的概貌、交易品类、商业文化和繁华胜景;专题展览《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为您演绎了几种古代丝路上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临时展览是一个文物交流与展示的场所,将陆续推出反映丝路文化、唐代商业文化及不同主题的各类展览;特别展览《精品选粹》将让您近距离鉴赏文物,领略古器物之美,精彩的陈列展览让您如身临其境。
弹指千年,沧海桑田,徜徉大唐西市虽当年的繁华已逝,但美好的记忆永驻,在这里,您将跨越时空,回到盛世长安,重睹西市风采。
http://s2/middle/536df7f6xb95e680efa11&690
展览分布:
1、 一楼:基本陈列《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遗址展览区、《江文湛捐赠作品展》、 尾厅展览《今日西市》
2、 二楼:基本陈列《丝路起点 盛世商魂》
3、 三楼:专题陈列《丝绸之路“百工”体验展》、临时展览《至尊国礼——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国礼展》、 多媒体活动厅
4、 四楼:特别展览《精品选粹》
http://s12/middle/536df7f6xb95e6a806dfb&690
http://s16/middle/536df7f6xb95e6a2d3a9f&690
应摄友“摄胆包天”邀请,参加“玩在西安第一摄影团----走进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拍摄活动。原定集合时间在下午两点,结果二环堵车,迟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从二环过来,到这个地方无法调头,停车也是个大问题,后来在对面一个党校贿赂了门卫五块钱,把车放进去了。
到达时,摄影团已经在导游解说的带领下,在馆内开始活动了!摄胆包天在门口接应我们进去,我们网络聊得挺热闹,但一直无缘见面。第一次见到这家伙,光头,戴眼镜,有点玩世不恭的感觉,但不失儒雅,很热心也很健谈,喜欢开玩笑,跟我一个德行,所以比较谈得来。这次活动,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
http://s1/middle/536df7f6xb95e6b631580&690
走进大唐西市博物馆的一层大厅,站在玻璃“地板”上向下看,可以看到玻璃覆盖之下的车辙遗迹、砖砌水沟、房屋墙基、残存的街道如果不了解内情,很少有人想到自己脚下踩着的,就是千年之前繁盛一时的西市遗址。
西市,史载始建于隋,兴盛于唐,位于唐长安城中部偏西。据考古实测,西市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为1031米,东西为927米。如此规模的占地面积绝非一般市集所能比拟。资料显示,当时丝绸之路西端商贸最盛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市场不过只占几条百米街道,东罗马(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内的大市场也不过上千平方米。
据考古实测,西市内设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井”字平行街道各两条,街宽皆为16米,交叉街道将西市分成九区,是为九宫格局。每个区域的周边都临街,各个区域内还有便于内部通行的小巷。
博物馆内的遗址保护面积为2500平方米,包括十字街遗址、道路车辙遗址、石板桥遗址、店铺房基遗址、不同时期的排水渠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展示方法分两种:一种是玻璃覆盖展示,如密集的车辙遗址、唐早期的排水沟渠遗址;一种是裸露的原状展示,如宽阔的十字街路面、店铺基址、唐晚期排水沟上架设的石板桥遗址。
凭借这些历史留下的种种痕迹,千年之后的我们虽然无缘亲眼目睹西市的繁华,却可以重温那段盛唐时光。
车辙遗址特别繁密,车辙密布,一看就能够感受到唐朝那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景象。
http://s14/middle/536df7f6xb95e6b80c54d&690
二楼的展厅很有特色,除了大量展品之外,还有微缩模型,重现当年盛市大唐的繁华商业景象,特色之处在于,背景音响系统播放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市场上的吆喝声,有真的到了集市的感觉。
http://s14/middle/536df7f6xb95e6c9ea89d&690
http://s11/middle/536df7f6xb95e6d82ec3a&690
http://s11/middle/536df7f6xb95e6ce960ca&690
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最早的天平,谁说这玩意是洋人发明的?中国人在用这个工具的时候,西方某些民族可能还在树上吧?
http://s15/middle/536df7f6xb95e6df248be&690
这是早期的算盘
http://s9/middle/536df7f6xb95e6f899068&690
http://s13/middle/536df7f6xb95e6f99966c&690
一把尺子都做得如此精致,不知道现代人还有几个能有这个耐心和用心?
http://s1/middle/536df7f6xb95e6e9655e0&690
http://s14/middle/536df7f6xb95e704888ad&690
铜钱,这个在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古钱币。小时候用这玩意做过踺子,小孩过生日的时候,用红头绳编一个中国结,嵌入几个铜钱,表示一种祝福,诸如长命富贵之类的,现在已经被现代电子产品或人民币直接取代了,这是在这一代人手中丢失的传统之一。有一种
钱币没记住名字,据说全世界仅存不到50枚,这里收藏了30枚。还有一个布币,目前全世界仅存一枚,分为两处
,这里有一半,另一半曾经在苏富比拍卖会上露面,后来消失。因为不让拍,所以无照片。
http://s9/middle/536df7f6xb95e71188da8&690
这个应该是一个墓志铭,有心人可以解读一下。
http://s9/middle/536df7f6xb95e710cb178&690
http://s16/middle/536df7f6xb95e7257a44f&690
镏金铜镜,很精致
http://s16/middle/536df7f6xb95e725eb12f&690
蟒袍玉带,这是身份的象征。传说中的金镶玉带,不知道当年什么人缠这样的腰带!放在今天,估计身边美女如云吧?爱玛仕都是浮云
http://s14/middle/536df7f6xb95e72f72dbd&690
http://s12/middle/536df7f6xb95e731bde2b&690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就是诗歌中描写的五花马,镇馆之宝!这可比五花肉贵多了!
五花马“马之鬃毛色作五花文”解,即毛色呈现五花色纹的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社会上很讲究马的装饰,常把马的鬃毛剪成花瓣形状,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剪成五瓣的叫五花马。后来演化为一般良骥的泛称。
图中展出的是三彩三花马,唐(618--907),高79cm,长85cm。
马俑目视前方,竖耳张嘴,头顶马冠,面饰当卢,马鬃被精心修剪出三缕堞垛状,马鞍上披有绿色柿蒂纹障泥,胸前的攀胸上挂有马珂,股后的鞦上垂饰杏叶,臀上装饰云珠,造型俊健矫捷,形态逼真,装饰华美,应当是皇亲国戚的骑乘宝驹。唐人把马鬃修剪成锯齿状雉堞,称其为“三花”、“五花”马,这种饰马之风,源于突厥,唐朝时在达官显贵中流行。
http://s5/middle/536df7f6xb95e743f1894&690
http://s1/middle/536df7f6xb95e7460cce0&690
胡姬酒肆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诗仙李白描述唐人宕(dàng)逸生活情状的著名诗句,所谓“金市”即指长安西市。在西市的“胡姬酒肆”中,那些金发碧眼、能歌善舞的外国歌舞伎最受唐人青睐,她们亦在不经意之间,充当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遥想当年,胡姬的魔幻舞姿不知迷住了几许风流之士,而风行的“西市腔酒”又不知醉倒了多少墨客骚人。
http://s9/middle/536df7f6xb95e74b1b298&690
http://s12/middle/536df7f6xb95e748cb1cb&690
http://s7/middle/536df7f6xb95e751c2656&690
http://s12/middle/536df7f6xb95e7624232b&690
http://s10/middle/536df7f6xb95e76f26fa9&690
http://s16/middle/536df7f6xb95e76b0a95f&690
http://s12/middle/536df7f6xb95e76c01fcb&690
http://s3/middle/536df7f6xb95e782d6c42&690
丧葬服务与医人药行
古人“事死如事生”,十分重视丧葬。
http://s2/middle/536df7f6xb95e78081a21&690
http://s10/middle/536df7f6xb95e78c6a929&690
很悲哀!竟然有人说像我!哭啊!
http://s15/middle/536df7f6xb95e7929cd5e&690
胡人驼队
能收集齐这么多,组成完整的驼队很难得
http://s10/middle/536df7f6xb95e7a7a8259&690
http://s12/middle/536df7f6xb95e7a4f7cfb&690
http://s8/middle/536df7f6xb95e7c15d447&690
http://s5/middle/536df7f6xb95e7b1b2dd4&690
http://s15/middle/536df7f6xb95e7ec8afae&690
http://s11/middle/536df7f6xb95e7d2fd09a&690
http://s16/middle/536df7f6xb95e7d20c72f&690
http://s10/middle/536df7f6xb95e7d3e4a39&690
http://s8/middle/536df7f6xb95e7e8226c7&690
这个不让拍,不小心误按相机快门,蹭了一张,虚了!如有不妥,请通知我删除!
http://s3/middle/536df7f6xb95e7e738082&690
这个是精品馆内的金镶玉带,很贵重,同样是不小心误碰快门的照片。如有不妥,请通知我删除。
http://s6/middle/536df7f6xb95e7ea5f0b5&690
这个门有点夸张,厚度估计有30cm,门闩的直径怎么也有个6cm吧?
==================================================================
跟西市有关的历史人物:
1.新都包括西市在内的建设,决策人是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六月丙申隋文帝颁诏建新都大兴城,第二年(583)大兴城建成,隋唐两代作为国都使用了321年(583—904),同时建设的西市(在隋代叫利人市)在隋唐两代也使用了321年。是隋文帝建新都的决策,才有了西市。
2.新都的建设工程,主要由高熲、宇文恺策划实施。
3.隋驸马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在西市演绎破镜重圆故事。
4.621年隋末农民军三大主力军之一的领袖窦建德被俘后押解至长安,斩于市,应就是西市。
5. 646年凌烟阁功臣、刑部尚书张亮被悍妻李氏告发,以谋反罪被斩于西市。
6. 阎立德之孙阎知微出使突厥时畏死投降任汉可汗,后被擒押回京城,武则天下令将他磔于西市,即处以车裂形。
7. 697年大酷吏来俊臣和宰相李昭德弃市西市。
8. 太平公主请人在西市建造放生池,用意可能与为长期实行滥刑酷吏政治的母亲武则天赎罪有关。
7.杨贵妃兄弟姐妹五家正月十五到西市观灯,与广甯公主争入门打起来。这一案子告到皇帝那里,用惩办家奴和处理驸马的办法,表面上各打五十大板,实际上打了公主、驸马的杨家人,一个也没事。
6.西市是李白喜爱常到的胜地,胡姬酒肆留下他去饮酒的欢声笑语。
7.西市也有李林甫的故事,说他在西市招募射(箭)手自卫。
8.756年长安陷落后,京兆尹崔光远、长安令苏震等率府县官吏大呼于西市,号召反抗安史叛军,杀贼数千后,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9. 唐代宗时大贪官元载弃市于西市。。
10. 在西市处死(弃市)的除了宰相、赃官、酷吏,也有冤死的客馆仆役和西市商人
11.卖药于长安西市的宋清是一位义商,是一代西市诚实经商者的优秀代表。
12.白居易写《卖炭翁》
13.唐宪宗在西市处死发动叛乱的节度使刘辟、吴元济。
14.富商窦乂善待波斯胡商,成为西市最成功的商人。
10.唐末整个毁灭长安包括西市的罪魁祸首是朱温。
跟西市有关的诗歌:
跟西市有关的历史故事:
· | 西市美酒天上无 七星下凡入酒肆 | |
· | 放生池 | |
· | 破镜重圆 | |
· | 规划西市 宇文恺巧思建隋都 | |
· | 西市棒杀 隋文帝西市举大棒 | |
· | 名臣张亮 戎马一生,不得天年 | |
· | 磔阎知微 汉奸阎知微之死 | |
· | 西市鸦雀 西市会赚钱的鸦雀 | |
· | 李白醉卧 李白醉卧长安西市 | |
· | 西市举义 崔光远西市举义杀安史叛贼 | |
· | 西市施粥 | |
· | 西市神鹿 | |
· | 西市礼席 | |
· | 西市示众 刘辟吴元济示众西市 | |
· | 西市悬赏 | |
· | 西市义商 西市大药商宋清 | |
· | 西市赈穷 | |
· | 西市斩逆 西市处斩李介诸子 | |
· | 西市冤案 西市烧灰冤案 | |
· | 西市恶少 惩治西市文身恶少 |
跟西市有关的小说:
· | 霍小玉传(西市寄附铺) | |
· | 吴全素(西市绢行) | |
· | 任氏传(西市衣肆) | |
· | 牛生(西市食店张家楼) | |
· | 李娃传(衣肆、凶肆、东肆、西肆) | |
· | 杜子春(西市波斯邸) | |
· | 三卫(西市锁钱) | |
· | 杨伯丑(西市鱼脍) | |
· | 齐映(西市新宅) | |
· | 王四郎(金市) | |
· | 贺知章(西市卖钱贯王老) | |
· | 许栖岩(西市龙马) | |
· | 李淳风(北斗七星下凡西市饮酒) | |
· | 王会师(西市北店) | |
· | 杨素(都市卖镜) | |
· | 李老(卜于西市) | |
· | 李佐(两市善薤歌者) | |
· | 西市人梦 | |
· | 李林甫(西市善射者) | |
· | 王愬(西市绢行举钱) |
跟西市有关的历史杂事:
· | 放生池 | |
· | 乐舞 琵琶 | |
· | 乐舞 六么 | |
· | 乐舞 霓裳羽衣曲 | |
· | 商品 |
==================================================================
西市与东市,曾经是地球上最繁华的集市。由于物品丰富,贸易繁荣,民间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只要去东市或西市,肯定是去购物的,就相当于现在的逛街,慢慢演化出一个当今最常用的一个词“东西”,东西,原意是指去东市或西市购物,现在成了一个物品的泛指。一个集市,诞生出频次最多的一个日常用词,这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可见东市西市对中国的影响之大!
当时国际贸易很发达,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实际起点和物品集散地,因此,有许多“外国人”在此做生意,带来了当时文明世界的各类顶尖商品,丰富了市场,扩大了国人的购物范围。当时的外国人,以胡人为代表。胡人多了,但是语言不通,老百姓一般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又演化出一个词:胡说,意思就是听不懂。如果下次有人说你胡说八道,其实是在夸你外语说得很好!千万记住了!
==================================================================
由于忙于拍摄,对讲解员的讲解没有机会细听,因此有许多遗漏和错的地方,希望行家指出,以便修正。
还有部分照片没有整理,回头一并整理后放上来。
感谢“大唐西市博物馆”,感谢“玩在西安”,感谢摄胆包天!
以上部分说明文字,来自于网络,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