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島回家的只是軀殼,詩魂已死

(2011-09-01 09:15:54)
标签:

北鳥

回家

晦澀

詩魂已死

慈林

美國

杂谈

分类: 慈林论诗
 
           北島回家的只是軀殼,詩魂已死



北島終於回家了,当然這不是他漂泊生涯的第一次回家.与前几次悄然低調不同,这次是公开而高調,以贵賓身份受邀参加了在青海舉辦的第三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新華社也採訪了他.他在詩歌節上發言論詩,并朗誦了其十五年前的舊作<回家>,含意頗深.
   
對北島而言這次算是衣錦還鄉,我很為他感到高興,但對他這次的詩論我不太同意.
   
首先北島指出:197080年相比,中國詩歌處在一個低落的階段,這和資訊傳播方式走向以消費為導向的物質主義,娛樂化有關.

我則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正常現象.反而上世紀70年代未那种詩歌熱潮反到是不正常現象,詩歌也是娛樂,只是偏重文化,注定是少數人的精神娛樂,社會趨於正常,詩歌地必然回到一個正常的位置.
    
其次,北島認為當前詩歌的低迷是讀者斷了層,這我不同意.電影無人看,無人會歸罪於觀眾斷層,只會歸罪沒有好的電影.同理詩歌也一樣,詩歌低迷,并非讀者斷層.電影<< 非誠匆扰2>>中有一首詩<見与不見>就引起了很大的共嗚,叫好聲連連,是此片的一大亮點.可見熱愛詩歌的人還很多,他們只是等待,有好詩出現,他們就會發出由衷的歡呼聲.
   
斷層的并非讀者,斷層的是好的詩歌.
   
好的詩歌為何斷了層,這里我不得不將矛頭指向以北島為首的矇朧詩派.矇朧詩派崛起走紅於文革后期,是不正常社會下的畸儿,以曲筆及強烈政治情緒迎合了人們對精神解放的向往,獲得了极大的共嗚和迥響,因此走紅.
   
淡淡的朦朧,霧里看花,很美.但朦朧至漆黑一團,怎么都看不見,何美之有?這三十年來盡管詩派林立,主義輩出,朦朧詩風仍是主流,「名家」們的「名作」多數晦澀冗長,令人望而生畏,卻步不前.北島后期的詩亦大多數呈這种風格.以這次他朗誦的<回家>為例,請看:

 《回家》

    
回家,當妄想
    
收回它的一縷青煙
    
我的道路平行於
    
老鼠的隐私
    
往事令我不安
    
它是閃电的音叉
    
伏击那遺忘之手的
    
隐秘樂器

    
而此刻的壓力
    
來自更深的蓝色
    
拐過街角我查看
    
天書和海的印刷術

    
我看見我回家
    
穿過那些夜的玩具
    
在光的終點
    
酒杯与呼喊重合

     (摘自网上)


老實說,我定晴細看几遍,都不得要領,更不知美在何處.如只听朗誦,更會如墜五里霧中,找不著北.面對這類詩,我會和大部份讀者一樣,用腳投票,逃之夭夭.

好詩斷層,劣詩當道,這才是中國詩界凋敗低迷的真正原因.

因此,我曾撰文<<北島后期詩作已成坏榜樣>>,批評北島后期的晦澀詩風.

也許北島也覺察到如此晦澀詩風不為讀者接受,在這次詩會上他提出:詩歌閱讀是需要 響導的,好的批評家就是響導,通過對詩歌的解讀与分析,可帶動或塑選一批有修养的讀者.

對此言我更不敢苟同.好的詩歌從不需要響導,歷來如此.好詩猶如美女,可讓人一望惊艷,心動怦然.如要右引導左分析才可發現她的美,這不會是個美女.同理,一首詩如需要他人右說明左解析,我相信這詩好极有限.中國歷來的好詩,不論舊体詩或新詩,絕大多數都是清朗明白,优美雋永.好詩不靠文字的晦澀,而在用簡洁的語言營出优美雋永詩境.

所以,要使中國詩壇走出低迷,喚回讀者,詩風必須來一次徹底革命,必須揚棄北島式的晦澀詩風,向优秀傳統學習,向簡洁清楚优美雋的方向努力,中國詩歌的春天才會來臨.

為了說明什么是好詩,我將這首<見与不見>再抄錄如下:

 
     《見与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裡

      不舍不弃

      来我怀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静喜欢

      (摘自网上)

 

    這是一首公認的好詩,簡洁清楚,优美雋永,是藏族女詩人扎西拉母·多多的作品. 在當今滾滾紅塵中, 大概只有与天國較近的人才能寫出這般好詩.与北島后期的矇朧晦澀詩如<回家>之類相比,誰更受讀者歡迎?讀者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公正而正确的答案.

此外,北島后期的詩,不知是否刻意為之,遠离政治,失去了早期那种社會關怀的張力,結果作品也失去了精血,蒼白無力,只剩為藝術而藝術,為語言而語言的呻吟.我為之蜿惜遺憾.詩人可以不關心政治,但作品遠离社會,缺乏人文關怀,只追求個人的伊旬園,其作品肯定會缺乏生命力,也不會感人.

近年北島已少寫詩,散文倒寫得清晰而精采.這次詩會上,北島說他正在寫長詩,如北島不改詩風,對他的長詩我并不看好,不妨大家拭目以待.

北島回家的只是軀殼,詩魂已死.


思考:

1,你同意我對北島的批評嗎?

2,中國詩壇低迷,是因為讀者斷層嗎?你的看法如何?

3,詩風要來一場革命,你認為對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見鬼(诗一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