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晋如,请不要为文言文招魂了

(2009-08-22 01:37:34)
标签:

白话文

文言文

大哲

徐晋如

中国

教育

黑格尔

清华

中大

慈林

新诗

文化

杂谈

分类: 慈林散杂文

     博主的话:此博文<<font STYLE="FonT-siZe: 18px" SIZE="5">徐晋如,请不要为文言文招魂了>在新浪各论坛热议.

      被新华网<文化论坛>评为[文化锐评]并[置顶].

     被新浪<<a HREF="http://search.bbs.sina.com.cn/g_forum/00/C5/05" TARGET="_blank">思考辩论><<a HREF="http://search.bbs.sina.com.cn/g_forum/00/C5/03" TARGET="_blank">诗雨丛林><<a HREF="http://search.bbs.sina.com.cn/g_forum/00/08/04" TARGET="_blank">大众书评团><<a HREF="http://search.bbs.sina.com.cn/g_forum/00/08/01" TARGET="_blank">红茶馆>[推荐].

 

 

                 徐晋如,请不要为文言文招魂了

 

 

 

    正当我上一篇博文<<font STYLE="FonT-siZe: 18px" SIZE="5">徐晋如“彻底否认新诗”是错的>仍在各论坛热论中,徐晋如又出一文<<font STYLE="FonT-siZe: 18px" SIZE="5">我赞同压缩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文章>,同样此文又被荐至博客头版头条,高悬榜首.

    前后两篇文章,在我看来都是谬论连连的妙文,而且后一篇对社会有直接且严重的危害性.此文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小段,其首段最谬,且就将首段揪出示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徐文首段如下:

 

    一、我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要多选文言文,少选白话文。

 

  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各地方言,而其书面形式则是形成至今已近三千年的文言文。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能够保持如此恒定的形态,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中国最深刻的思想,最优美的文学,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文言文是中国文学的正宗,中学语文课本应该多选文言文,少选甚至不选白话文。因为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只要会说话,就会读写白话文。而没有文言功底,白话文也一定写不好。所以,我认为不但鲁迅的文章应该压缩,其他白话文作家的作品也应该压缩。

 

    徐说: 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各地方言,而其书面形式则是形成至今已近三千年的文言文。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能够保持如此恒定的形态,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是事实,但他漏了补充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就是她已死亡,不再是现实中被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不错文言文己存在了三千年,但她在90年前就死去了.虽然她曾风华绝代,倾国倾城.但毕竟只是封建王朝上层人士的玩物,随着母体的死亡,她亦寿终正了.

    满清皇朝的大门被“船坚炮利”各帝国列强轰开,被强迫与世界“接轨”,这需一种新语言.

    中国人民觉醒了,要民主,要科学,要强民富国,亦要一种新语言.

    於是白话文应运而生,是时代的产儿,是历史的选择,是潮流的必然.

    白话文书面与口语统一,是全民的语言,是民主的语言;

    白话文能精确地描绘叙述世事万物内外涵意,是科学的语言.

    虽然活了三千年,风骚了三千年,但却因具备了一切死亡的原因,於是她,文言文,死亡了,虽仍有一定残余功能.

    虽然只长了不足百年,仍毛头毛脑,但却因具备了一切新生的基因,於是他,白话文,新生了,并在茁壮成长着.

    对此,对一切弱小幼小但有强大合理生存基因新生事物,大哲黑格尔有另一句名言:

    合理的一定会存在.

    不是吗?种子弱小终成茂林,婴孩虽幼将成栋梁.

    存在的是合理的,合理的必将存在

    前一句揭示万物存在的合理性,后一句揭示事物潜在生长发展的合理性.后一句更为重要.

    这二句哲言,说明了新旧交替,生死转换是事物、历史的发展规律.

    老黑著作等身,以辩证法著名,而这两句名言更是他辨证哲学的精髓.

    我老慈读了四年哲学,最大的收获是基本参懂了黑大哲这两句话.

    徐老兄读了清华、北大、中大三所名校,戴文学博士帽,自称“哲人”,却对这二句哲言仍摸不着边.否则,他不会抱着“文言文”这具美丽的僵尸不放,仍想为其张目为其招魂.仍想“中学语文课本应该多选文言文,少选甚至不选白话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文言文就是“沉舟病树”,白话文就是“千帆万木”.

    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我的意见与徐兄恰恰相反.中小学白话文教育应多不能少.

    不错,多学文言文或可为文章增加一些文采,但中小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使中学生能运用白话文写出清楚简明的文章己很好.文采?让学文科的同学上大学再修炼吧.

     至於徐的这句话:“因为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只要会说话,就会读写白话文。”

     这就太看小白话文了.白话文不单只是吃饭睡觉上床下床这般简单,涉及任何专门领域的白话文都非常复杂深奥,且一般生活常用的白话文也要努力学习,才能较好地在社会生存.

    试想,一个满腹文言经典却写不通一篇白话文通知书的饱学书生,能生存吗?

    现代白话文自成糸统,各行各业都有其“八股”,要参透各类现代“八股”才有小小本钱在现代社会安身本命.写好白话文,绝非“只要会说话,就会读写白话文”这样容易.

    所以,徐的谬言千万不要听,听了害死人,至少让你找不到饭碗,害你饿肚皮.

    至於这句话:“而没有文言功底,白话文也一定写不好.”则太武断,也与事实不符.

    徐老兄饱读文言,国学功底深厚,但白话文功夫我看比不上那些80后、90后的新锐.

    韩寒的白话文,我看就比徐博士的好一倍.

    况且,好文章并非完全仗赖学识及写作技巧,更在乎思想的正确.

    功夫在诗外.

    功夫更在文章外.

    思想不正确,学识再好,技巧再棒,文章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文革中,“反动分子”是一顶吓人的帽子.杀伤力很大,现很少用了.它的实际意思是“反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我发现此旧帽戴在徐博士头上很合适.他“彻底否定新诗”到“中学语文课本应该多选文言文,少选甚至不选白话文.”等一系列言行表明他就是一个“反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是一个新时代不折不扣的“反动分子”

    象徐晋如这样的学术饱学之士,思想反动之人.应幽闭在书斋,隐身於山林,专读文言古书,专吟旧体诗词,闭嘴不言,搁笔不写,已是对人民,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如徐兄能耐得住这分寂寞,学子们幸甚、学界幸甚、社稷幸甚.

 

    请朋友们回答:

    1, 你能看懂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无标点,不断句)吗?

    2, 中小学全学文言文对吗?

    3, 白话文不要学,会说话就会写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徐晋如又错了
后一篇:暂时搁笔告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