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有效练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8-03-27 18:37:19)(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实践练习。
低学段:小学一、二年级(6-9岁的学生)
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依据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使有限的练习活动时间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研究现状:
国内: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课堂练习是新授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注重新授知识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对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处理,致使比较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
课题的研究目标:
课题的研究内容:
2.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课题的研究重点:
关于课堂练习的现状调查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只有做好前期调查,才能知道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习题难易设置,学生的完成状况,达到了什么预期效果,又存在哪些不足。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针对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设置适度的,或分梯度的练习,并要注重课堂练习的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巧妙性以及与本课堂的融合性,从而达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四)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
后期阶段(2018.6—2018.9)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整理论文集以及总结性报告。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分层递进练习设计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归类。)
2.行动研究法。
(1)调查研究法。(对本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分层递进练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测验法。(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参与选择练习的现状。)
(3)分析法。(揭示练习内容和操作方法的内在关系。)
3.经验总结法。(对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展的练习设计经验进行总结,撰写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课堂练习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新之处:有效练习的问题是针对从形式到内容缺乏整体考虑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能力。优化课堂练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巧妙而恰到好处的设置课堂练习,使课堂练习达到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完美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