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58元的麻黄汤治好发烧(风寒感冒)的过程与感言

(2011-03-01 14:16:25)
标签:

求医不如求已

山药社区

健康

分类: 日常保健

gz_ant

    现在是周一早上,先描述一下过程,“患者”是我老婆:
    周六晚,患者主诉头痛,我知道她昨晚睡得不好,看了几本中医书籍后,我更加了解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惯与环境。现是阴历六月,时间是大署与立秋之间,所处广东,高温天气,晚上睡觉开空调,虽然我们的空调只调到28度左右。患者体质虚弱,怕冷。平时症状:常失眠,睡不好;常便秘;怕冷;冬天手脚冰冷;sho;等等。
    以上说这么多,因中医说必须考虑“时”,即时间,也应考虑环境,包括大环境与小环境。这些因素都考虑,有助于更准确判断病因。并且也说明了,用自己的中医知识,即使很少、只看过几天的中医书,对于身边的亲人,因为你最了解,从中医角度更容易分析,也就更能准确判断病因,从而容易治疗。
    回到病情上,因主诉头痛,灸了以下几个穴位: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患者感觉并不太明显。
    深夜觉得头强痛,发烧了。准备用葱鼓汤,可惜家里没葱也没淡鼓,想用红糖与姜,但没红糖。只好考虑刮痧与按摩。
    用牛角板对大椎刮痧,出一点点红点,患者觉得比较舒服,刮了一会,觉得痛,于是我改成按摩,十几分钟后,按到手累,给患者喝点热开水,出了点汗,患者感觉好点,只好睡觉明早再说了。
   

    再说一下病情的判断,因为了解了患者身体状况与生活环境,发烧后,我观察一下,判断为风感冒。表现为发热、头通,很怕冷、无咳、不口渴、无自汗、喉咙不痛。
    检核感冒图表,查得可用麻黄汤,准备明早配药。
    第二天一早起来,抄好麻黄汤药方,上药店买了药,一剂0.58元。
    按说明先煎麻黄,后放其他药,取出半碗(约150ml),再煎,再取半碗,刚好差不多倒完。患者先服半碗,盖被看电视,很快就出一点汗。按说明可不吃下半碗。感觉舒服了一点,精神也好多了,但未退烧。在另半碗药未凉前,我还是要求她喝了,后来我想是不是可以不用喝。

    午餐,煲“神仙粥”。
    吃了神仙粥,又出了汗,但仍然未退烧。但午餐后,精神明显好多了。下午三点左右,要求患者睡觉,五点左右,患者起床,感觉烧退了一点(一直未用体温计,靠自己的手感)。
    晚上七点左右,决定再执三剂麻黄汤。
    然后吃神仙粥,饭后精神更好,但仍然未退烧。这时我不再担心发烧问题,而买回的三剂麻黄汤了搁在一边,先不煎了。
    睡前我也累了,懒得再按摩。
    第二天一起床,我摸了额头,发现不烧了。
 

    至此,0.58元麻黄汤治发烧结束。经历两晚一白天。

    说一下药店的感言。在等药剂师配药时,我?查了一下药店内的药物,发现架上大部分是西药,我记得以前的药店中成药是有一定比例的,现在感觉中药成药减少了。而且药价也贵了,一些便宜的中成药放在一些没人注意的地方。有几个来买药的年轻人,询问店员。我觉得现在我与他们不同一层次了,对他们有点可怜的感觉。如果人人都懂得一点中医知识,健康就不再如此复杂,一个小发烧就不会到医院排队二小时、诊断二分钟、花费二百元了。就象我祖母、母亲,她们不懂原理,更不会系统学过中医,但是她们都懂得一些生活上的基本中医知识。现在80、90后的,可能完全被他们自己嘲笑的“代沟”隔绝了这些对自己生命有益的基本中医知识。

 

   

 附:神仙粥

    我国民间流传的“神仙粥”歌诀是:“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3天内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


  “神仙粥”具体做法和用法是,将糯米50克冲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续服用3至5次,感冒就会痊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