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证变成里证的亲身经历——受寒变成肝炎

(2010-05-10 10:15:52)
标签:

求医不如求已

山药社区

健康

分类: 学习感悟

毛豆的妹妹

    1997年五月底的一天晚上,我和男友去看焰火,我穿了件真丝衬衣,焰火看到晚上11点,天气转凉,我觉得非常冷。
    几天之后,6月1日,我出现头晕发烧的症状,大概38-39度的样子。看了好几家医院的医生,都说是发炎或者感冒,于是开始输抗生素,但是发烧一直没有停止。同时还吃感冒药泰诺,我记得非常清楚,药吃下去1小时就退烧,1小时后又重新开始发烧。我神智清楚,心情也愉快,也没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发烧不停。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身体在排寒。
    抗生素输了一个星期,我觉得似乎好点了,打算去上班,结果发现还是不行。回家后不久开始上吐下泻,吃任何东西都吐,发烧的症状倒是不多了。
    我急剧瘦了好几斤,母亲急得直哭。然后又去看了另外一家中医附属医院,名为中医,实际也是个西医院,那已经是发病之后2周的事情了。接诊的医生倒还有点经验,怀疑不是感冒那么简单,直接叫我住院了。
    住院之后开始验血之类的常规程序。我依然是吃任何东西都呕吐,妈妈只好让我吃婴儿米粉。过了两三天,母亲发现我眼白发黄,去找医生,医生才想起去翻我的化验单,发现转氨酶很高,于是确诊为甲型肝炎。一般都认为甲肝是传染病,但是医生也没叫我转病房,继续和几个阿姨住在大病房。
    入院之后一直输的是双黄连,医生发现我是甲肝后,就停止输双黄连了,改为只输维生素B。(不知道算是什么治疗方法
    入院一周后的一天清晨,我梦见一条蛇咬我,但是没有咬到,醒来后说给妈妈听,她说这是我要好了。果然之后我就不吐了,也不发烧了,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只是身体很虚弱,上楼梯很累。
    之后,医院也没怎么治疗我,就是输点维生素(还算万幸),但是转氨酶一直很高。同病房的大姐是织金县人,她看我一直没啥症状,病也不好,说起他们家乡都用一种草根来治疗甲肝,问我要不要试试,母亲欣然同意,父亲则坚决反对。过了几天,大姐出院了,正好香港回归,全国放假,我也回家了。妈妈找到那我大姐,拿到了药,大姐说这个药需要老甜酒(就是酒酿)来煮,于是还帮妈妈找了点老甜酒。
    我在家喝了三天这个草根和甜酒熬的水,医院上班便又回去住院。然后例行查血,我的转氨酶已经急剧下降,接近正常水平了。之后我又继续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由于我没任何症状,是整层楼最健康的病人,别人看我活蹦乱跳,都以为我是病人家属。但是,之后的某次输液中,由于输液的速度太快,我突然感到心脏不舒服,从此落下一个毛病,就是突然醒来或者别人突然叫我的时候,心脏会突然加速乱跳,按自己的脉搏感觉是一前一后,一重一轻的。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出现得越来越少,但是偶尔中午醒来还是会有这个现象。
    7月底我出院了,至今还没生过什么大病。
    我自己分析,那次发烧应该是身体受寒之后的排寒反应,如果处理得当,估计发烧几天就好了。但是由于输入大量抗生素,外加吃泰诺,导致表面的风寒进了内脏,引发了肝炎。说起这个甲型肝炎,如果是传染病,在此之前以及之后,几十年来我身边从无人得这个病,而且发病的前两周我和家人同食,没有任何一个人被传染。

    在接触中里老师的书之前,我对中西医完全没有认识,最近连续看了《问中医几度秋凉》、《中医之钥》等书,越来越怀疑西医治病的有效性和方法的正确性,特写出我的这段经历,与大家分享。

中医治大病

    大量集中使用苦寒的抗生素后,既会损伤肺、肾、胃功能,更会损伤肝功能。因为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弱,无法承担大量的解毒工作,从而出现“甲肝”的症状。而使用抗生素之后,吃东西就呕吐,也是肾和胃虚到极致的一个表现。身体会本能地拒绝调用少得可怜的肾精和气血,去帮助脾胃进行消化吸收了,所以索性出现呕吐和拒食的反应。
    仔细回顾我们的生命历程,以及身体素质是如何变坏的,有时候就是一个坏习惯,有时候是一次疾病的处理不当。还有的时候是由于不良情绪的长期积累得不到宣泄。所以,“病来如山倒”其实指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瞬间,而量变的过程其实已经长达多年了。
 
感恩的心
    在“亲子健康”版块,我已经目睹了太多的用输液治疗发烧后小儿得了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的病案,惨不忍睹啊!
    国人还是应该首选中医中药来治病!中医毕竟流传了2000多年,经历了2000多年的真人试验,比只有100多年历史的西医、靠小白鼠进行试验的西药要安全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