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求医不如求己》之五:解闷除烦

(2008-08-01 15:11:18)
标签:

求医不如求已

学吧精华

健康

分类: 学习感悟
hadhad1 感悟《求医不如求己》之五:气韵生动――将解闷除烦进行到底
    内经》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五)藏。可见剧烈的情绪波动或压抑何其毒也,直接伤害的就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五脏。而这种伤害都是通过一个媒介达到的,那就是“气”,故《内经》又有“百病从气生”的说法。
    世间纷扰,难免心有烦忧,怎么办?打蛇打七寸,解决之道自然也在这个“气”上了。肺主气,就先从肺入手看看:
    1. 中里提到过:“曾治疗过一个70多岁的老翁,与老伴生气吵嘴,又遭遇风寒,造成胁肋疼痛,医院给他开的舒肝止痛丸,可吃完药,胁痛不但没好,还咳嗽上了。我于是让他用取嚏法,他连打了10来个喷嚏,头也微微出了些汗,胁肋的疼痛当时减轻,我说既然有了咳嗽症状,就吃点通宣理肺丸将痰排出才好。于是他先后吃了四丸通宣理肺,咳嗽胁痛只一天的功夫就都治愈了。”―――一个极简单的取嚏法,就把“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肺主宣发,”发挥的淋漓尽致,呵呵,取嚏法哪里只是用来治感冒得呢,用途多多啊~
    2. 前些天,细针密缝朋友为父亲治疗的时候写到“我说点揉一下这个穴位(肺经尺泽穴)试试看有什么感觉,一按,说疼,点揉右边的穴位5分钟,说没有什么感觉,按揉左边的时候,突然说胸中好象有气在动,感觉很凉快,胸中很舒服. 意外的收获. 对症就有效.”―――老人肾气已衰,很容易出现“肾不纳气”,一生气更是气不能下,壅塞于上,胸中憋闷。尺泽穴为肺经水穴,正好泄肺(金)补肾(水),泄有余补不足,真是一举两得!(中里老师说过:按此穴适合肺气不虚的人.“(肺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3. 掐按消气穴“太冲”。这个就不多说了,中里推荐好多次了,屡见奇效,错不了的。
   
但“肝藏血”,又是如何消气的呢?原来“血为气之母”,掐按太冲穴,可使肝血裹挟浊气下行,顺路经由肠道及膀胱排除体外,浊消于下,气清于上,不亦快哉!
    4. 上回帮王保姆治胃溃疡时,把《人体是用手册》也借给她看,她自己学着按摩脚跟昆仑穴,感觉心里清凉敞亮多了,很是高兴。按膀胱经昆仑穴配合檀中穴,是吴老师排除心包积液的简化版。所谓心包积液,其实就是浊气久聚心脏的产物,心主神,心堵则神昏必矣。昆仑穴是火穴(心属火),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按昆仑穴可清心中之浊气,豁然敞亮的原因应该就在此。
    写到这,突然想到还有嗅玫瑰腹式呼吸法、弹指一挥解忧郁法等那么多宝贝可选,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满园春色,总有一朵或者一树艳丽是为你绽放的,慢慢选吧~
    见到有些人,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内心焦虑,郁结之气横亘胸中,无法疏解。每天靠安眠药度日,甚至求助于心里医生~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就快干涸的小水洼里,有两条焦渴的鱼,嘴对嘴利用唾沫相互维持着生命,庄子看见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啊,古人早就指明了大海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参透“求医不如求己”的真髓,何处不是碧海蓝天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