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白癜风已经近十年了,也吃过药,抹过药水,但效果都不是太理想,请问中里老师或其他朋友,白癜风的发作和什么有关,是不是和脾胃不好有关,我主要是在手上和脚上、腰上有一些,其他部位没有,但去年冬天摔了一跤,蹭着脸了,眼角下和眉毛上各蹭掉了一块皮,到现在眼角下的没事,眉毛上的那一块却变白了,可能是白癜风,怎么能消除掉,恳请中里老师和其他懂的朋友帮助。万分感谢!!!
hadhad1:
白癜风等皮肤病,简单的说就是体内三浊的外现,身体排毒的表现,多数情况的病根是精神因素。改变体内环境才可能彻底治愈。认真的读求医不如求己,答案就在其中,下面的文章可以参考。
感悟《求医不如求己》之七:多管齐下除“三浊”
“人世间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见病就有几百种,而真正能说清病因的疾病却寥寥无几。怎么办呢?中医里有一句精华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变化多端,如何纷繁复杂,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那么我们要治什么呢?其实,我们要治的不是外来之物,而是内生之物。内生之物就是“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求医不如求己》
很简短,但很精炼,众多疾病的根源就在“三浊”。尤其是浊气和浊水在体内的堆积,会不断恶化体内环境,阻塞经脉,滋生病菌病毒,使身体得运行出现系统性下降,这又会进一步导致体内垃圾的增加,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对于“三浊”,当然是除之而后快!
1.直接清除“三浊”。
中里的一系列方法都是围绕除“三浊”的,比如:
取嚏法,推腹法,刮痧,拔罐,利用中成药或热水泡脚等发汗解表,
形体导引(地板四法等)和穴位配合导引法(均可打通经络,活血化瘀,加速运走体内垃圾),
引血下行诸法(血气下行再返回心脏,一下一上会途经肠道和膀胱,增加了“三浊”通过放屁,尿液,大便排出体外的机会,用中里的话说就是“浊血下来了,好血就上去了”。),可以看到,除三浊就是《求医不如求己》的主线之一。
2.从源头上减少“三浊”。
A.中里很重视脾胃的调理和食疗。脾胃好,食物可以转化为营养;脾胃不好,食物消化不充分,反而成了浊气浊水的源泉。可见健脾胃是解决三浊问题的“要穴”。
中里的解决方案包括推腹法;在中脘,胃经足三里等处拔罐;敲打胃经增加胃部供血;按摩脾经健脾;山药薏米芡实粥着重补充肠胃气血;根据不同体质推荐补脾胃养气血的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等。
B.三浊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来源,就是不良情绪。大家都知道,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废气。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心情放松,内心平和时,我们的呼吸也是平缓温和的;当我们暴躁发怒或内心波涛汹涌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喘粗气,肺功能不好的人会感觉气不够用或咳嗽,甚至会发生哮喘,这说明激烈的情绪使身体加剧消耗资源,大幅提高了氧气需求量和废气排放量,那些未及时排出的废气以及消耗资源所产生的废物,便滞留体内,成为三浊。
另一方面,强烈的情绪波动会打乱体内气血正常的升降运行,产生逆乱,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气滞血瘀”。
为什么中里常常提醒“腹式呼吸”的好处,还推出嗅玫瑰法呢?因为呼吸和人的情绪是一体两面,相互影响的关系,道家叫做“心息相依”。心念急则呼吸急,心念清净则呼吸微细。平常人思维最少的时刻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有宝宝的家长可以观察一下,熟睡中的宝宝呼吸是非常微细的,几乎探查不到!。
用腹部吸气,自然就会呼吸绵长,心念便会趋于清静,不良情绪干扰因此降低。古人极其重视用呼吸来调节心境,无论是佛家的调息,道家的吐纳,还是瑜伽的呼吸术都是着眼与此。《黄帝内经》指出:长寿者的标志之一便是“呼吸微徐”;不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喘息暴疾(急)”。
中里老师曾感慨“医病医心难医命,顾利顾名不顾身”,吴清忠先生也说: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心性调养之重要性可不慎乎!
还记得我们孩提时天真无邪的笑容么?那不只是来自我们纯真幼小的心灵,还来自我们身体的纯净!《道德经》说:婴儿整日啼哭嗓子也不会嘶哑,是因为(他们是纯阳之体,少有阴浊)精纯之气充溢的缘故啊。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慢慢变得浑浊,“三浊”堆积,淤塞不通,身心俱疲。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呢?就在当下,在源头处扼制减灭它,在下游疏泄清除它,谁说我们不能回到身心润泽,神清气爽的本初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