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2008-12-21 17:41: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代文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一生思想宏博通达,儒、道、佛兼收并蓄。他在顺境时主要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积极入世,“兼济天下”;在逆境时,他以佛、道思想为主导,以一种超然乐观的态度泰然处之。这三种思想在苏轼身上和谐地统一起来,使他在顺境中而始终没有忘怀国家和人民,也使他在逆境中永远保持一种旷达的乐观态度,不处于颓废消沉的境地。
  苏轼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苏轼的词创作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创作相比较,则表现出更大的独创性。他把诗文创新的精神贯穿到词的创作中,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突破了词的形式格律的限制,开创了与传统的婉约派词相对的豪放派词,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的途径。因此,他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具体来说,苏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为词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 、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苏轼的豪放词与传统的婉约派词性质上的区别,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指在遭遇逆境时,超脱现实,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这类词主要呈现出旷达的风格。所谓“旷达”即指词人在作品中描写出一种开阔深远的境界,从而以这种境界寄托自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类词的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首词,一个是“问月”,一个是“怀古”,但都展示出一个广阔深远的境界,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苏轼词旷达型的特点。
  第二类是处于顺境时,努力干预现实,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这类词呈现的是豪放风格。如他的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其著名代表作。此词以游猎为题材,塑造了一位威武的英雄形象。他希望建功立业,挽起雕弓射天狼,字里行间洋溢着豪情壮志,表露着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以上两类词是作为苏词中豪放词的代表,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所抱的态度。这也是苏轼的豪放词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
  2 、扩大了词的题材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的境界,是苏词改革词体的主要方面。在这一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豪情的词;将传统的、只表现人的爱情的词改革为表现人的性情的词。
  3 、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
  东坡词的创作在艺术形式上也作了大胆创新。首先在表现手法方面,他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即以写诗和写文的笔法来写词,特别是用议论手法写词,更是一种独创。其次,在语言运用上,他努力冲刷北宋词坛上的脂粉气,而以清秀雄丽见长,有时还偶尔拾取方言俗语入词。其三,苏轼的词在创作上还大胆冲破音律的束缚,使词摆脱了依附乐曲而存在的状态,成为一种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其四,苏轼也是第一个在词中大量用典的词人,使词在表现手法上多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柳永的词作
后一篇:陆游及其词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