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山水诗及其发展

(2008-12-17 17:19: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代文学

    所谓山水诗,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
    我国诗歌中,很早就有关于山水的描写。《诗经》中已经有了对山岳河水的描写,当然《诗经》中写到的山水,并不是作为描写对象,一般缺乏整体性,只限于山水景物的个别形象,而且大都是作为比兴用的,尽管如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们对于山水景物,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情趣,为后来山水诗的定型、成熟,打下了坚实有基础。
    楚辞把对山水的描写向前推进了一步。诗人已经开始关切山水在人们对大自然的审美过程中的精神价值。如《九歌·湘夫人》中所描写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等,已经开始借登山临水以抒发内心感情。但楚辞中描写山水的目的,也还不是表现山水景物本身的美,不是对登临山水的乐趣的有意刻画,而是利用自然山水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某些情感。但“尽管如此,楚辞中对山水自然景物的摹拟与刻画里,已显示出诗人对山水之美具有很强的赏爱意识;而且楚辞中表现的模山范水和状景写物的技巧,显然比《诗经》前进了一步(参见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中,有一首后人加了一个题目叫《观沧海》的诗,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后世山水诗歌的选本,一般都将这首诗作为开篇之作。
    山水诗的日渐成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山水诗中有很多名句流传千古,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叙写了诗人一天的游踪,描绘了所见的奇山秀水,抒发了游山玩水的乐趣和从中悟得的哲理。结构紧密,其次,情、景、理融为一炉,乃谢灵运山水诗中的名篇。
    在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南朝齐诗人谢脁,起到了更进一步的积极作用。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唐以前的山水诗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山水作为诗歌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到山水描写中多少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到以山水为描写对象的第一首山水诗的产生,再到对山水穷貌尽形的刻意描摹,到景色和情致的初步交融。经过这一千余年的孕育,到了唐代,山水诗才步入了全面繁荣的崭新天地。

    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它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山水诗的出现,改变了“诗言志”的传统,打破了儒家功用主义的诗教观,为诗歌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化铺平了道路,南朝诗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正是随着山水诗的建立而产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