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對比…
(2022-08-28 01:39:34)
标签:
前後對比菩萨行菩萨道佛功德观自在01 |
分类: 海雲繼夢 |
...........
那麼,現在我們要談的是前言。 前言的意思就是
從上一個善知識那邊,來到「觀自在菩薩」這裡,
這個因緣我們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經文是說:
~~鞞瑟胝羅居士告善財童子言: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
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
「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這個鞞瑟胝羅居士,我們又稱他為「明智居士」。
這個居士也是個大善知識,他在第二十六參裡教完
善財童子以後,就告訴他:“夠了,我所教給你的
已經夠了,這個部分你該畢業了,現在你可以去找
別的老師了…” 至於那老師在哪裡呢? 他所參訪的
每一參,在最後都會交待得很清楚,他會指點你,
並不是讓你自己盲目的去尋找。
那麼,這回明智居士告訴善財說:你向南走吧,
南方有補怛洛迦山(其實就是我們講的普陀山,翻譯不同)
在普陀山裡有觀自在菩薩,你去請教他「怎麼
學菩薩行,怎麼修菩薩道」,那我教你的就教完了。
這一句話是很普通的話,你國校畢業了,老師說
“你到初中去繼續學,那裡的老師會教你讀書…”
就這樣子啊,「讀書」很簡單(兩個字)讀不同的書…
那地理讀完,“你去跟隔壁的林老師學,他會教你
歷史”,這也是「讀書」呀! 你要留意,「學習」
這個因素非常重要! 他只跟你講學習,那麼,要
「如何學」就是一分功夫了… 明智居士講完以後,
他再重誦(用不同的方式再講一遍),所以說偈:
~~海上有山眾寶成,
賢聖所居極清淨,
泉流縈帶為嚴飾,
華林果樹滿其中。
最勝勇猛利眾生,
觀自在尊於此住,
汝應往問佛功德,
彼當為汝廣宣說~~
你好好看看,注意前後對比一下… 我現在要講的是
《華嚴經》的經文結構。這前面有講到「汝詣彼,
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那這裡是講「汝應往問佛功德」(有沒有看到?)
這很顯然──前後兩個,從文字上來講就不一致!
那邊是講──菩薩行菩薩道
而這裡講──佛功德
那就告訴你「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就是「佛功德」!
「定義」就是這樣定的,你留意到了嗎? 你常會覺得
“師父,你講的那書上都沒有,辭典都找不到哪?”
當然沒有,因為~~經典上有,辭典裡沒有~~
這經典的經文就很清楚的跟你定義出來了,要不然
這前後的兩個就互相矛盾了…
它不是矛盾~~佛功德就是菩薩行、菩薩道~~
所以,當你「行菩薩行、修菩薩道」的同時,你也就
在積累「佛功德」了,這很清楚,不是嗎? 你看看,
經典就講得很清楚了──菩薩行是什麼?
──菩薩道是什麼?
──佛功德是什麼?
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到這種前後相互對比的狀況,
這是第一個跟前面「相應」的部分。
...........
法筵精點~1876(擷自現場講記觀自在菩薩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