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2「求知型」的人難教…
(2020-08-02 04:08:20)
标签:
緣起論覺悟性下迴向現象界99第二會 |
分类: 法筵精點 |
...........
並不是學「宇宙論」的人就不能成就, 而是這裡頭有一個關鍵,這個關鍵中國人能體會,
外國人很難體會得到,這個關鍵就是「緣起論」。
這個「緣起論」很容易變成「起源論」,所以「宇宙論」
現在都在講「起源論」──
宇宙是怎麼來的? 他一直 追求物質,什麼上帝粒子、量子、光子、根本粒子…
就一直找,他在找那個「起源」…
然而~~生命的起源
不是 那種思惟方式, 生命的起源
是「緣起」,而不是「起源」。 所以基本上我們並不歡迎那一些只用知識、求知的
態度的人,因為這些人很難教。
他們真的很難教喔,他會信誓旦旦的對你發誓,
但其實他跟那個蠍子一樣,發洪水了,蠍子對烏龜
說“那你就帶我過去嘛”(烏龜說:不行啊、不行!
你會咬我,因為你有毒) 蠍子就說“我絕對不會!
你知道,我在你背上,我咬你、你死了,那我也要死啊!”
這是很真實的。 可是你要知道,蠍子的本能就是
這樣,當烏龜很努力的划划划划,划到一半的時候,
蠍子本能的唗就咬一下… 烏龜問:“你不是說
不咬嗎? 現在我就要死了”(蠍子說:我也不知道啊,
那我們就一起死吧,就只有這樣子)
所以這些求知型的人,你想協助他,那你要記得──
你只有跟他一起死,是你陪葬他? 還是他陪葬你?
這樣而已啊! 求知型真的是很麻煩,理由特別多,
莫名其妙的理由一大堆… 他自以為他很聰明,
而那些都沒有答案。
那麼,在這裡「佛法僧三寶」說明「緣起」的覺悟性,
這「緣起」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要有「覺性」,
很多人在追求這個部分的時候,把「覺性」當作「知識」,
那就完了… 他也可以開一個三個學分的課程
來講「覺性」(一個學分20個小時,三個學分不過
60個小時而已) 可是他對「覺」一點感覺都沒有。
所以「求知型」的人很難教的原因就在這裡──
你說這一頭、他就說那一頭,你說那頭、他就說這頭,
你始終拿他沒辦法… 尤其是他有福報的,你就
更沒辦法,他還凌駕到你頭上來呢,這就是一個關鍵。
這裡說〈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
這佛法僧三寶的重點在「光明覺」也就是「僧寶」,
為什麼它不說佛寶、法寶、僧寶,而告訴你這樣的
名字? 「覺悟」一定要「光明覺」(你所覺的是黑暗覺)
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呢?──因為你「不覺」啊!
(你以為你求知就行了)
而因為你「不覺」,又來到這裡,進了佛門就要
拼命的「覺」,所以你第一件事只有「拜懺」,
一直拜到你能「覺」。
你要懺悔什麼呢? 愚痴嘛,不然你怎麼不覺呢?
你從來沒有想──我「人生」的目標在哪裡?
意義是什麼?
價值是什麼?
你只是一種欲望──我要、我要,所以隨時可以變…
那就不行,你就不覺,知道嗎?
所以〈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跟〈光明覺品〉
這三品經,是「下迴向」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因為「佛、法、僧」三寶這三品,是「三生萬物」
體現的那個「轉換器」,「不覺」就是「現象界」,
「覺了」你就開始往上走…
所以〈菩薩問明品第十〉就告訴你
──「一、多」之間的關係
「名與物」之間的關係
「覺與不覺」之間的關係
是你要「上迴向」回到「形而上本體界」?
還是一直要停在「現象界」裡輪迴呢?
關鍵的這一品就是〈菩薩問明品〉。
...........
法筵精點~3342(擷自現場講記九九華嚴第二會~02)
3341 九九華嚴第二會
3342「求知型」的人難教…
3343 當作「疑情」帶著…
3344 把「時間」拉長…
3345 能轉變的是「緣」…
3346 善用其心…
3347「不該做的」止住了…
3348 普賢三昧
3349 無形無相\有形有相
3350 遇到你就知道了…
「九九華嚴」發行敘3331九九華嚴第一會 3341九九華嚴第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