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缺失功利取向广览思想家文化 |
分类: 随笔散文 |
文/耘农湖北
少小孩提因受书香的诱惑,在五彩缤纷的童趣里,我迷恋上了阅读。从此,与书为伴成为人生的主线。当有一天回望数十年虔诚的阅读生涯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阅读上存有的缺失。虽说这缺失并非功利与虚浮所致,于是我感到,一个人的阅读兴趣与取向,往往决定着阅读的范围与领域,因而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与疏漏,给阅读者所带来的是不可避免的阅读缺失,只是这种缺失或大或小罢了。
阅读缺失的产生,纵然不可排除外界诸种客观因素的干扰与制约,可主观原因无疑难脱干系。因为阅读上的消遣与功利色彩,时常迷朦着读者的视线,而艰涩与灵动的文字则又左右着阅读者的心性。恰恰这些都是足以限制阅读范围,导致阅读缺失的直接诱因。只是我们应该明白,这并不妨碍其它阅读领域的涉猎,假若我们能适时调整自己的阅读口味,揉和阅读取向,兴许会收到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阅读的缺失。我们不妨在精力集中于某一阅读领域的同时,自觉有意识的关照其它范围的阅读,以此拓展自己的视界。比方在研读西方思想家们的经典著作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既不忘参照中国思想家们的著述,又能从哲学领域扩大到文学、历史乃至经济、科技等方面,并运用这些互为关联的读物来弥补涉猎哲学领域时所出现的缺憾,实行学科互补,认知深化。
举目环顾,不少阅读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阅读的缺失,相反人为的割裂相关阅读,致使阅读范围囿于狭窄和单一。譬如有的人热衷于武侠小说,有的人喜好于言情文字,有的人偏重于历史读物,有的兴趣却在时尚书刊。笼统说来,这些阅读取向并不为过,在浮躁多于宁静,功利多于淡泊的今天,能一册在手、捧读再三尚属不易了,更何况有的人对阅读痴迷有加、情有独钟呢?当然,对于阅读者而言,仅有爱好可能使阅读流于情趣粗浅与范围的狭小。要减少阅读的缺失,就要防止阅读的随意和单调。事实上,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体,它的精华蕴涵在卷轶浩繁的黄典之中。而一个人视界的开阔,知识与文化的丰厚,单靠某个方面的阅读与传承是不能达及的。要想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扩大自己的知识含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最大限度地拓展阅读范围,广泛涉猎。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触类旁通,突破局限,举一反三。那种凭单一兴趣,凭一己偏好的阅读,断然是达不到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境的。至于那种以为网络时代,抑或“读图时代”已不屑于读书者之流的心态与做法,则另当别论了。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者,不仅能钟情于阅读,而且还能发现并及时弥补自己的阅读缺失。那句流行千古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或许能从另外的侧面给我们弥补阅读的缺失以警策。尽管一个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然而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惟有广览博学多读书,方可获大益。当然,读书须破万卷,绝非仅仅指的是某一领域的阅读量,它应包含一个“广”字。因而倡导破万卷,不失为弥补阅读缺失之良方。在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嬗变的今天,由于功利色彩的濡染、竞争需求的刺激,尤其浮躁心态的驱使,许多人不再以读书为乐,甚至羞于读书,因而强调弥补阅读的缺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殊不知,当你面对生存竞争的激烈、就业择业的困难,而大发慨叹之时,或许会顿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那末,就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抓紧多读书读好书,以期在弥补阅读缺失的前提下,加快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生存本领,谓予不信,不妨一试,绝对利莫大焉!
【又有网友要求俺谈读书,无奈再发一旧作。本文原载《中国剪报》等多种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