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农专栏】拍砖使人颓废但你可拍砖

标签:
拍砖杂谈受众点击率博文湖北 |
分类: 杂谈时评 |
文/耘农湖北
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拍砖。星期六的上午,我与弟子们在那间517的教室,美国式的讨论着网络传播与流变的话题。32位同学,清一色的本科式的研究生,围坐一堂,七嘴八舌。
曾经拍过“文砖”(我下的定义之一,即见解的交锋)四、五年的俺,终于在三年前的一个如此初冬,幡然悔悟:拍“武砖”(我下的定义之二,即骂人)不是俺之所愿,拍文砖也实在话题无趣。照此拍下去,就像一日三餐那样腻味。拍来拍去,损人不利己,还是罢了的好。
这网络的拍砖,无论文拍还是武拍,大都已陷入浅薄与图解。除了能迎合看热闹的情趣或嗜好之外,有谁敢说,你赢在哪里,又输在哪里?!别单纯的以为网络世界可以无拘无束的以方块汉字对垒是件快事,这兴许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哪一个门户网站,可以超越舆论监督的尚方宝剑而为所欲为,也没有哪一个门户网站可以清一色的任其唇枪舌战以图所谓的繁荣。
一个网络门户真正的名闻遐迩,是特色,是服务,是含量,是前瞻性。在一个“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里,乍看起来,拍砖可以吸引受众,但时间长了,挑剔的口味,不同的品位,会让人觉得,一个热衷于就事论事的拍砖,一个流于泛泛而谈的拍砖,一个喜好三教九流之武拍式拍砖,等等,太过于流俗,甚至会让那些哪怕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受众也认为是没有品位的网络门户而鄙夷。
在新浪杂谈呆久了,自有一己之想法。除了我过去曾经所言的一些诸如“今不如昔”式的怀旧太不现实,杂谈的“今天无论就参与者的品位与受众的价值取向都要优于过去”之类的言论以外,我依然以为,当下的新浪杂谈的品质渐趋优化,新浪杂谈影响力“企好向稳”而至少目前无法撼动。
别以为我是二两老白干下肚就可以丢弃人格的人,也别以为我是受惠于新浪的某种诱惑而一直为其叫好力挺之。事实上,作为一个巨型商业门户网站,起码作为重中之重的新浪杂谈,没因铜臭而改变品质,没因市侩而动摇宗旨:雅俗共赏,坚守责任。
我倒是看到,曾经的曾经,有些人以为可以唱衰杂谈,总想一有风吹草动,就以为烂砖横飞的时机到了。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与个人嗜好的一厢情愿。骂人无师自通,谁都可以;放屁无须教诲,自然天成。可是靠骂人与放屁,在任何时代、任何媒体都断然成不了主流。当有些人感叹什么“流失”问题之时,我可是乐观的认为,网络就像竞技场,淘汰是必然趋势。被淘汰掉了,说明不适应,没什么大惊小怪。时代在前进,而况瞬息万变的网络乎?!
混在杂谈,我们的确应该思考:怎样适应网络传播的流变?这包括帖子的内容,形式以及标题。如何适应受众口味,是头一桩。我喜欢思考:为什么有一些写得特认真,也确有文化含量的加精帖子相反点击率不高?为什么很现实很时尚很新奇的帖子,往往点击率直往上窜?在我的博文里,有自然点击率不过百十的,这文字并不差,可以直接拿到纸媒发表;而有的自然点击率过千过万甚至数万,这是为什么?后来我明白,如今按传统或说正统的思维去对待网络,恐怕已经落伍。假如为了经典,我可以不问春夏秋冬的去一味按正统之思而行文。这两者我都没有抛弃也都没有坚守,而是选择了:该新潮时则新潮,该传统时则传统。
因为我早就多次讲过,倾述才是我最大的快乐,只要能给人、给几个人有一丁点感受也算没有枉费心思。所以,在雅俗之间,我选择了中间战略,选择了融汇交替。但坚决不参与拍砖。因为我愈来愈感到,拍砖使人颓废!君不见,再理智再有含量的选手,拍来拍去,总离不开“贬损”二字?拍来拍去,总离不开就事论事,而鲜有思想观念的交锋,大多是要么陈谷子烂芝麻的唠叨;要么鸡毛蒜皮的斗嘴。至此,无论文拍还是武拍,大都流于家长里短而泛泛。
我这人生性直率,颇有些如学生们所言那样:完全是《沧海》中的马建成(我不敢自诩)。我的此文很可能让一些老朋友都会为之不快。有一点,我既然不拍砖了,但在具体实践中,依旧保持着反观、三思、不人云亦云的个性。恰恰这类帖子经新浪新闻中心、博客首页与草根名博等各个相关栏目的推荐而让受众喜欢。可以说,大凡我的博文过几千过几万的点击率,无一不是由他们推荐所致。
当然,网络受众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边缘化,这需要包括新浪杂谈的高管们在内的人士认真思考。要想做棵长青树,无论论坛管理者还是写手们,除了勤奋不怠,就是如今随时随地可见可望的那四个颠扑不破的字: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既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实际行动。从这个意义出发,你还会死赖着一味的传统式拍砖么?!呵呵,拍砖使人颓废,但你依然可以拍砖。我在这里如是说。
【此文系本人在给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讲授网络传播的流变与前瞻时的内容之一,择其主要而发】
【本人相关部分博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