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哀怨苦难心海际遇堤坝杂谈 |
分类: 随笔散文 |
文/耘农湖北
人一旦踏上漫漫旅程,难免遭遇挫折,经历坎坷,甚至还有可能置身逆境。是笑对艰难,背负使命,矢志不渝的奋斗,还是一蹶不振沉溺于哀怨?这既是人生不可回避的问答,更是考验意志的严峻课题。面对现实,每个人的选择都会迥然不同。有的人从痛苦中崛起,化险为夷,有的人则在艰难中倒下,自暴自弃。一个大写的人,就应该是生活的强者,支撑得住岁月的雨雪风霜,何须去为不顺不公的际遇而哀怨呢?
古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我说不上对人生有多深的认识和体验,但心得之最要数无论在任何境况下都能坚持心中那一份追求和向往,即便遭受再大的苦难冤屈也不言哀怨。我感到,无论名缰利索怎样缠绕,然而没有追求和向往的心灵世界终究是暗淡无光的。应该说,追求是人生永不衰竭的动力和风帆,向往是人生最为醒目的标杆与图腾。不甘沉沦的热血,时常冲撞着心海的堤坝,卷起的是恣肆汪洋的浪花,迸发的却是一腔只有自己才可感知到的澎湃激情。人生易老天难老,不死的追求,总让强者笑对灾祸与曲折。
此刻,我的眼前,闪烁着商鞅君的身姿,凸现着李太白的神韵,飘动着柳宗元的长髯,辉映着苏东坡的剪影。不叹世态的炎凉,不叹江湖的险恶,也无须去计较上苍给予人的不公允的际遇。要知道,命运之神的青睐,对于我们来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唾手而得的。历览沧桑岁月,我的耳边回响着那一千古绝唱: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但有一点必须明白,是铿锵战士,即便伏于掩体,怎敢说胸中没有万丈豪情;是弄潮儿,即便困于浅滩,怎能说心海没有千尺狂澜。舔一舔自己的伤口,那是怎样的感受;抚一抚心灵的创痛,那又是怎样的慨叹!骏马的嘶鸣,是对奔腾的向往,扑腾的笼中大鸟,是对折翅的抗争。就连燕雀也有搏击苍穹大志,更何况人哪!诚然,世上的苦难莫过于心灵的痛楚,受难的耶稣即便钉上十字架也比铩羽而归、无功而返的将士好受百倍。然而终老其身的山间樵夫,至死也会不泯心中的畅想,也会矢志不渝的拥抱追求,倘使一味哀怨,无疑是作茧自缚。
一个人可以不要丰厚的报酬,不要显赫的官阶,但不能不要精神的愉悦和心情的畅快。试想,一个长期压抑积郁而让哀怨浸透的心灵,怎么可能会扬起生活之帆,又怎么可能去重振山河待后生呢?!战士期冀征战的向往,浓似恋人之间的思念,这种强烈的渴望,无疑是不坠青云之志的标志。否则,怎么可能在漫漫长夜里如痴如醉地想望着自己心中那千呼万唤的人生黎明与朝晖呢?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哀怨拯救不了苦难,悲愤也只能折损意志。岁月不老,长流的不只是绿水,还有附丽于生命的理念与梦想,还有谋略与志向。所以我们只能抛弃哀怨,笑对生活。
试看跌宕起伏的人生,对大写的人字铺垫起坚牢的底座,曲折坎坷的岁月,对生命二字予以耀目的诠释。生命的日子因不屈而富有生机,生活的四季因进击而卓然有声。曾记得司汤达所言“活过、爱过、写过”则死而无憾,也记得中国一句俗话:“东方不亮西方亮”。凭什么非要让哀怨击跨我们意志,让痛楚去溃决我们的精神堤坝呢?不妨振作起精神,抖擞起意志,坚定追求与向往。假如每个人的心中都能揣着这种情愫,假如所有的人对心中向往的真善美的东西,能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痴迷执著到追求,人们还会有哀怨?果若有了哀怨谁又会抱住不放呢?纵有苦,何须沉溺哀怨难自拔?朋友,抛弃哀怨吧,至少你的精神世界会充满美好。
【本人部分相关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