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知否,散 文" 四 病"谁能医?!

(2009-10-19 15:53:46)
标签:

散文

锣槌

篇幅

笔触

脱水菜

分类: 随笔散文

文/耘农湖北

 

优秀的散文或说耐读的散文,应该是有一个审美标准的。依我愚见,这样的散文要么是富于激情,要么是不无思辨,要么是颇具文采。假如缺此三条,无论你怎么自作聪明,自作多情,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散文,而只能叫流水账式的日记或稍有文墨的学生作文。

 

我如此遑论,并非诋毁如今看似“繁荣”的散文创作,是因为当下的一些散文作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散文。相反更多的是一些不伦不类的伪散文,所以,我武断的认为,在这个泛散文年代里,我们的媒体与作者,共同导致了散文的“四病”,使生活在传统散文王国之中的人们,所读到的大多是一些颇显病态所谓散文。至于散文的杂文化、小说化的取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着重讲其“四病”:

 

一曰散文太散。  文学常识告诉我们,散文是以闲适恬淡、从容不迫的行文风格来写景、状物、叙事以及抒情的文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文的笔触可以稀松零散,漫不经心。更不应东一锣槌、西一喇叭似的信笔由缰,杂乱无章。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以“小资散文”为发端的写作流变,将其引入自由散漫,毫无生气之境。从那时起,散文作品无论是语言的铺陈、事情的叙述,还是情感的表达、选材的取向,都流于平庸散淡。有的散文甚至根本不讲究围绕一个叙述主体而展开谋篇布局,通篇将那些生活琐事、鸡零狗碎,一古脑的排列起来,横陈于眼,东扯西拉,端的是一副散而又散的架式。如此散文,居然大行其道,真令人匪夷所思。再者有的散文缺乏生机与活力,使人从字里行间仿佛窥见到,一个怨妇慵懒倦怠的模样以及罗里罗嗦的絮叨令人生厌。

 

二曰散文太淡。  本来水无常势,文无定法,散文也是可以包容各种风格与流派的。然而,现今的散文已流于平淡。这种“淡”绝非是淡雅的笔触、恬淡的叙述,而是味同“凉白开”,味同嚼蜡,淡寡之极。且不说这类散文所选取的视角如何,其浅陋直白的文字与脱水菜似的干瘪叙述,尤为缺乏张力与感染力,毫无生动可言。应该说,好的散文,不仅情节感人至深,谋篇独具匠心,而且语言极富感情色彩,韵致斐然。但现在的许多散文作品,缺的就是这些。要么无病呻呤,要么矫情造作,要么生拉硬扯。既没有很好的立意,又没有很好的结构,通篇是一堆苍白无力的废话。因而散文平淡化成为其中一大通病,这样的作品,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激起读者的心灵感应与情感共鸣的。

 

三曰散文太长。  如同所有写作文体一样,散文创作也应遵循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倘使有感而发,汪洋恣肆,将散文做长,也原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有些作品本可以用较少的篇幅来完成的,这样至少可以给人回味余地,可是作者非要将其人为拉长,结果就显得有点王妈妈的裹脚布的味道。现在的散文,似乎已不再追求精短,而是以长为荣,好象不长不足以显示水平,不足以反映功底。其实,真正的散文大家,从来都是惜墨如金的。而且可以用较短的篇幅,写出精当的作品。因而大气的散文作品,并非以长取胜。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如今文坛时兴的所谓“大散文”,有不少人尚未明白个中之义。所谓大散文是指其题材的重大,而并非指篇幅的块头要大。那种动辄洋洋七八千乃逾万余言的散文,已成为一些作者追求的目标。如果散文写到这份上,倒不如写短篇、中篇小说的好。

 

四曰散文太滥。  本来散文作为一种比较自由宽泛的文体,它可以涉及方方面面的题材而纵横捭阖      ,然而当前散文创作过滥的现象,并非散文的繁荣,而是散文陷落与萎缩的征兆。其中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粗制滥造,让人倍感无聊与平庸;二是流于低俗,让人深为恶心与反感;三是陷入虚无,让人不知所云和所思。这类散文除了缺乏高雅的格调,缺乏清新的语言,缺乏精当的叙述,缺乏真情的流露,有些作者的散文写作走的是小说创作之路。甚至有的作者为了写异域风情的散文,坐在家里浏览了一两本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书刊后,居然随心所欲妙笔生花,这就不仅仅是创作手法的问题了。当然,说到散文创作的过滥,还表现在散文的时尚化倾向之上。有的作者让那些纯粹个人的市井俗务、打情骂悄也落笔于纸。其实,散文创作既需要与时俱进,同时也需要坚守传统,不然,一味迎合时尚流变只能是使之陷入没落与颓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