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视野(5):我在寻找那颗“星”……

(2009-03-09 13:02:18)
标签:

青苗

知音

衣架饭囊

市侩

汉阳古琴台

杂谈

分类: 随笔散文

文/耘农湖北 

又一次从住所武昌来到汉阳古琴台,拜谒那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美谈中的两位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睹物思人,浮想联翩,触景生情,无尽感慨涌心头:漫漫人生路,知音能几何?这知音就是一个人在追梦路上,所要寻找的那颗“星”。我同样在寻找这颗“星”,这知音。只是当功利、市侩、虚伪如同三只南美吸血蝙蝠在暗地里翩飞于市的时候,时常困惑不已:那颗“星”呢?在哪?我在内心发问。人文视野(5):我在寻找那颗“星”……

 

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的人生里,我似乎总在寻找那颗“星”。回眸既往,我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经的那颗“星”,该是相濡以沫的爱情,该是得心应手的职业,该是梦寐以求的荣耀,也该是濡满心胸的亲情……庆幸的是,我已拥有了这些。今天,仍在追梦的我,所要寻找的那颗“星”,它是自我与自家之外的人和事,确切的说,是工作上同心同德的挚友,是事业上志同道合的伙伴,是困窘里义无返顾的哥们,是风雨途程中携手共进的同仁抑或是部属与学生。这他,就是梦里寻觅千百度的人生知音。

 

年复一年里,我在恪守内心的宁静却又迸发满腔激情的同时,热切而殷勤、执着而虔诚的寻找着,寻找这生命中的璀璨之“星”,寻找这追梦之旅的真心同道。可是,那颗“星”有时如昙花一现,有时如流星划过,有时又似乎遥不可及。往往当你感到伸手可触时,结果却令你沮丧、懊恼以致大失所望。我以为,人世间最值得珍视的三大幸事,莫过于在拥有了温暖的亲情与可心的爱情之后,那事业上的纯真友情。

 

遥望茫茫人寰的星空,我一直在寻找着那心中不可或缺的最后的一颗“星”。在我看来,那颗“星”不应是虚言妄语的所在,不应是胸存宿物的所在,不应是不堪教化的所在,更不应是满腹铜臭、一腔功利、周身市侩且衣架饭囊、行尸走肉之所在。

 

有句老话如是说:人之相交,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然而,假如善待换不来真诚,假如宽厚换不来感恩,假如坦荡换不来正直,假如坚韧换不来刚强,假如思辨换不来灵活,假如进取换不来奋发,假如浇灌换不来花朵,假如耕耘换不来收获……假如这一切不再是假如,无疑会让一个跋涉者苦恼不堪,惆怅不已。

 

其实,那颗“星”,不一定是阳春白雪,但也不是下里巴人;不一定是八面玲珑,但也不是“木鱼脑袋”;不一定是叱咤风云,但也不是百无一用;不一定是尽善尽美,但也不是毫无亮色;不一定是运筹帷幄,但也不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也做不好……说白了,那颗“星”就是有胆有识、德才兼备且善解人意、深谙内心的贤才良将!

 

在许多个日夜里,我总在思虑:人才难觅啊!那些佼佼者呢?那些勤能补拙者呢?那些虽不能呼风唤雨,但也可独挡一面的开拓者呢?与我一样感同身受的是,难觅人才几乎让现今不少人集体“喊渴”。为何?说是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教化的错位,这都是理由,但不充分。静心反思我们这些年来,对人的人生观、义利观、荣辱观的培养与树立,我实在是不敢恭维。试想,在疏离信仰、缺少激情、亵渎真诚的通病之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仅那颗“星”已是日渐稀少,即便有也会因严重同质化而泯灭。

 

人文视野(5):我在寻找那颗“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人龚自珍的感叹与呐喊,声犹在耳。如今,早已进入了人才脱颖而出、各领风骚的好时代,可相反人才难觅。恕我直言,在道德失范、信仰失落、诚信失衡的土壤里,哪怕再有雨露阳光,这人才的青苗也会因先天“缺钙”与后天“缺氧”而难以茁壮成长。殊不知,“青苗”本身的自尊、自强至关重要。君不闻,即便读了本科又读研,读了博士又留学,可最终还是缺乏“抗倒伏”之能力,这青苗岂可长成参天大树?况且,时下只能被称之为新型知识劳动者的不少年青人,大多热衷于趋同,极喜欢攀比,还总是抱怨,却偏偏不去想:怎样敬业,怎样拼搏,怎样感恩,怎样提升自我?!在这个无法给自己的心情放假的周末,我在拷问自己,也拷问时代:知音在哪?人才在哪?拷问之后,我依旧继续寻找着那颗“星”——它无关风月,无关亲情,只关乎事业。那可是能与人同舟同济,携手并肩的“天狼星”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