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之子”的另类表达
(2008-11-23 14:50:59)
标签:
三乡党政军民学宝地相夹天门文化 |
分类: 随笔散文 |
文/耘农湖北
三十三年的远走高飞,我却是飞不出你视野的鸟儿;三十三年的离乡背井,你总是我梦系魂索的老宅。唱了多少个春秋的恋歌,因你而鲜活,乡音未改,我依旧是你不舍不弃的儿男。
天门,你是我生命的摇篮,灵魂的襁褓,却不是我精神的家园。我知道你是“三乡宝地”,是人杰地灵的“状元之乡”,可是在盛产棉花、水稻以及桑麻的同时,也盛产轶闻与谣言。我有你赋予的聪明和才智,但我讨厌一些人的小聪明;我有你赐给的胸怀与眼光,但我不齿一些人的窝里斗。我想为你的振兴出谋划策,可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在我没能“达则兼济天下”的时候,我选择了“独善其身”。
当功利主义泛滥成灾的时代,一介穷书生,我内疚的不是自己未能成为达官显贵,但常常惭愧的是对你无以为报。我也想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万人拥戴之时博取短暂的虚荣,然而我宁可大隐隐于市,也不愿去矫情作秀。
尽管在你东北端两河(县河、汉北河)相夹的滨湖地带留下我童年与少年的温暖记忆,可我这心灵的游牧民,始终觉得只是你热土上的匆匆过客。即便如此,我没有让你失望。
因为在那片自古就有“穷文富武”习俗的偏远之地,我以介乎于文武之间的经历,赢得了“文武兼备”之誉。我可以为我曾经的遭遇而汗颜,也可以为我几十年的执着而自豪。毕竟在那片并不富饶的穷乡僻壤,我是第一个在涉足党政军民学且几经沉浮后却化险为夷,出奇制胜的传奇“人物”。一个视文字为生命而又因文字而滋养生命之树的汉子!
其实,我就是一个另类。在我身上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天门人的“精明”,倒有经年不改的侠义肝胆、志士风骨。在我激情飞扬,愤俗嫉世的胸怀里,偏偏又涌荡着多愁善感的情流。或许,勇猛斗士与柔弱书生集合一身,才成就了真我。这真我即是从来俯仰不由人的傲骨与叛逆。
这些与你既嫉富又嫌贫,既怕恶又欺弱的民风相比,无疑是格格不入。而这样的格格不入并不妨碍我对你的怀念与牵挂,并未消磨我对你的思念与爱戴。至少我懂得“狗不嫌家贫”的道理,至少你是生于斯养育斯歌哭于斯的故乡!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我在深秋的暖阳打在季节脸上的时刻,再次把祈愿写满自己的心空:祝福“三乡宝地”的天门永远年轻昌盛!祝福父老乡亲永远祥和安宁!
挥手从兹去,哪堪梦回乡关!哪怕你有再多的不如意,也瑕不掩瑜啊!而我永远爱恋着你——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