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江出书的前前后后

(2008-09-05 16:52:41)
标签:

讽刺与幽默

花和尚

寨主

风雨聚义路

吴用

梁山

分类: 小说故事

 文/耘农湖北

 

    宋江招安后,闲来无事,心里总寻思着该干点什么。去经商吧,有失体面,毕竟大小也是一寨之主,何况手头也拮据,那打家劫舍换来的几个银两,早被几个不肖之子挥霍殆尽;去舞文弄墨吧,虽说上过几年学堂,但字没有师承,画又一窍不通,更无那份闲情逸致,的确勉为其难;再说去聚朋会友吧,自当上寨主后,一变脸就阔,没结什么善缘,不光正直者不愿搭理他,就连曾与他结盟的一些把兄弟,也是对他敬而远之。

 

    可总这么闲着,好人也会憋出病来,时间一长,宋江的脾气变得更为古板阴沉,肝火旺盛。回到家中要么有事无事呵斥子嗣,要么动辄拿压寨夫人出气。后来,智多星吴用看出了端倪,遂登门献策:您好歹也是名传一方的“及时雨,”又懂些文墨,何不赶个时髦,利用闲暇时光出书呢?眼下连黑旋风李逵都打算请人捉刀代笔,听说书名叫什么《板斧人生》哩,我看您不写别的,就写咱们当年聚义的往事,我看是个冷门。

 

    经吴用这一点拨,宋江好似醒醐灌顶,顿时两眼发亮,心花怒放,不迭连声的说:妙哉!便立马吩咐夫人备菜整酒,自然是留吴用舍下小酌。却说这吴用,在梁山圈子里厮混得并不咋样,平日鲜有何人请他把洒临风。今日幸得主子恩宠,酒肉相待,自是求之不得。酒过三巡,他的话又多了起来:我说老上级呀,您出书绝对是好事,一来可送人,以扬声威,彰显风雅;二来可传家,光宗耀祖,泽被后代,实乃一举几得,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呢?此时的宋江几杯酒下肚,人已微醺,听吴用这一番说辞,猪肝色似的老脸上堆起了笑容:我说吴用啊,你还真有用,活像钻进我肚子里的蛔虫。来,连干三杯!站在一旁的宋夫人,眼看年过六旬的两人如此舍命尽兴,几次欲张口阻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夫君今日不胜往日:过去天天醉熏熏的回家,如今这鸟安一招,竟然门庭冷落车马稀,难得一醉,由他去罢!

 

   自吴用酒足饭饱走后,趁着酒兴的宋江自个儿在家琢磨开了:要说写书,还真的是作难,假如搞个什么水泊梁山的生态环境调研报告,或是划拉一个脱裤子放屁似的主持词之类的短文,倒还凑合,谈写书,我等一无灵感二无功底,如何下笔呢?思来想去,他决计以回忆录的形式,按吴用的建议,写写当年聚义的历程。至于书名嘛,就叫《风雨聚义路》。

 

宋江出书的前前后后

   主意打定,宋江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搜索枯肠,提笔涂鸦,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终于捣古成一本洋洋28万字的书稿来。那时既没有出版社,更无买书号之说,但印刷费由两家石灰窑老板出资赞助。吴用找到一家像模像样的石印作坊抓紧印刷,不出一月,这本名曰长篇小说处女作的新书出笼。为此,几个好事之徒,还煞有介事的召开了一个小型新闻发布会。那天的会议由花和尚鲁智深主持,到会的有吴用、李逵、杨志、燕青、浪里白条一干人等数众。还是吴用会办事,当时又请来了当地两家小媒体的记者,借以造势。其实,这些人中,多半是来凑热闹,有的则是瞅着那顿丰盛的晚宴。整个会议给人印响最深的还是花和尚的那几句话:我本粗人,不懂什么鸟长篇小说,寨主所撰之书,忠实记录了当年我们聚义的事情,此乃一部宝贵的现金流水账。这话虽然令宋江心中不悦,但碍于面子,他也只好听之任之,此时吴用担心这会再开下去弄得更难堪,只好草草宣布散场 .

 

   后据小道消息说,宋江的这本《风雨聚义路》笼共印了三千册,一部分托人送到了汴京城内有关高层人士,一部分赠与了昔日的部下、同道,而剩下的多半则由杨志拖到梁山所在的郓城县城当街叫卖,申明凡购买此书者,半价不说,还搭刀出售。世人都知杨志的刀快钢火好,管它书好书孬,拣把便宜好刀使使也不亏。于是购者踊跃,拖去的两千多册书时未过晌午便一抢而空。其实这点子出自吴用。只是他有所不知的是许多人拿到书后,回家不是用来引火,就是作了手纸。当然,宋江自是心知肚明,就凭他这两刷子用来能出什么好书呢?不过好歹也是著作呀,就算附庸风雅一回吧。他在心里为自己解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