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除却小资是大雅

(2008-07-28 11:44:39)
标签:

大雅

小资情调

风度

分类: 杂谈时评

    文/耘农湖北

   不知从哪天起,人们开始时兴谈及小资情调。小资之于传统,是另类,还是新潮?没谁说得清,但似乎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人们衣着穿戴的变化。当新潮时尚的服饰缤纷于我们这个多元纷呈的时代之时,那些十几年、几十年前的款式反倒成了人们推崇的稀罕物。当今许多人对旗袍、唐装之类服饰的青睐,便是例证。如同衣着穿戴的轮回一样,人文观念与人文情怀也崇尚起温故的方式。而这小资情调,就颇有些旧时都市名媛的味道。由此而从文化角度审视之,窃以为,小资情调与大雅风度虽不能同日而语,但它们作为一种互为映衬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存在,构成新里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知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人文特征。其人文心态与价值取向,总是折射着时代之光,总是反映着社会的流变时尚。在世风不古、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今天,于名利场的搏杀与快节奏生活氛围之下,小资情调被重新拾回,恰好表达了一些人心中的渴盼与诉求,也是对喧嚣嘈杂生活的一种温补似的调和。事实上,小资情调因其婉约柔和的韵致、幽怨怀旧的色彩以及温软馨香的展露,成为一种鲜明、亮丽的新时代色调。因其如此,小资情调无疑濡染上些许女性化的气质,在光怪陆离的尘世里,扮演着阳刚中的柔弱、浮泛中的矜持、粗俗中的典雅这样的“另类”角色。其实,小资也不是女性的专利,男人也是可以小资的。

除却小资是大雅
     本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或说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小资情调并非始自今日。它所蕴涵的文化渊源恐怕要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似乎与上海滩脱不了干系,名闻遐迩的一代才女张爱玲当年以其小资式的创作以及小资式的生活,成为小资文化的始作俑者。如今的小资文化,无论从内涵还是到表现形式上,较之过去都有了很大变化。当一种情调成为一种文化时尚的时候,你无法忽视的存在,就说这小资情调有时真还让人为之倾慕与向往,以至如今社会上正儿八经的流行起时髦的“小资”语境来。眼下在网络上、在生活里,有人动辄便来一句:你小资了没有,你为何不小资?由此可见,虽不大气的小资情调已然融进我们的生活之中,伴随着主流文化静悄悄的、自由自在的向前涌流着。


     与小资情调相对应,作为一种人文境界的大雅风度,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崇尚,这是小资情调所不可比拟的。虽然两者之间都有“雅”的相同底蕴,但温雅与儒雅,小雅与大雅,无论就其气质与风格,还是在个性与特点上都有显著的区别。前者显得纤细柔软,而后者则大气深邃;一个是涓涓细水,一个是浩浩主流。大凡具有大雅风度而决非附庸风雅者,无不是学养颇深、修性极佳的风流名士。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粗俗浅薄、胸无点墨者,装也是装不出大雅风度来的。与小资情调相比,大雅风度的区别在于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形态,更多的则是表现在一个人的综合的人文素质。这种素质绝无搔首弄姿之态,绝无哗众取宠之心,绝无纤纤君子之意。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极为浓厚的文明古国里,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不乏具有大雅风范的名流。这些灿若耀星的饱学之士们,大都同样是为人所敬佩景仰的大雅之士。他们对名利的淡泊,世事的洞明,对人生的旷达,对追求的执著,堪称一代大家,不愧儒雅楷模,怎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以了得?!


     置身时尚流行的浮世之中,我们所面对的是小资情调与大雅风度的并存共处的人文现状。尽管小资情调不是主流,它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大雅风度作为一种人生至境,即便一般人难以达及,然而作为人生的一种追求,不仅需要珍视,而且需要修炼。面对那些追名逐利,蒙骗欺诈,粗俗浅薄,卑劣阴暗的种种世象,人们尤为倾慕、敬重大雅风度者,迫切渴望温文尔雅的人际交流。不可否认,当往昔被人们所尊敬的学者名流也为虚名浮利所役而自甘堕落、斯文扫地的时候,大雅风度便成了一种文化的珍稀之物。因而营造大雅氛围,树立大雅风度,或许才是人文要义的一个重要所在。


     今天,我们虽然无法单一判定某种文化取向的得失,更无法排斥小资情调的流行与大雅风度的重塑,但面对日趋多元的文化形态,我们起码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的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文化流向,且兼收并蓄,让其相得益彰。换句话说,有些“小资”又何妨?追求大雅终无错!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