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拍”,不在翻拍中“翻身”就在翻拍中“翻船”

(2008-07-07 17:10:35)
标签:

神经官能症

俩字

影视作品

古装

曹操

分类: 杂谈时评

    文/耘农湖北

    自从年少时看了翻拍的《渡江侦察记》后,鄙人就患了神经官能症:一听到“翻拍”两字,就直想吐。可说曹操,曹操到。这不,几位热衷于“翻拍”的导演先生们,让“翻拍”俩字,充斥着我的视听。原本火炉江城正是进入梅雨的湿热闷燥季节,这“翻拍”俩字又来为虎作伥,直刺激得我一天到晚想吐,但又吐不出来,类似干呕状。


    心烦了,我就恨恨地骂:你丫除了翻拍,还能干什么?谁提翻拍,我跟谁急?害得LZ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一天到晚神情恍惚。你得赔我精神损失费外加身体营养费!


   好在英明了一回的国家广电总局来了一英明决定暂缓批准翻拍影视剧……虽说“暂缓”两字听起来有些柔弱,不那么解恨,倒也是对“翻拍”好事之徒的一个限制,至少让我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再重犯干呕之神经官能症了,对此,我在昨晚自家楼顶平台转圈似地玩了一把“裸奔”,以示庆贺。一边“裸奔”,一边在心里边呼喊:狗日的翻拍!英明的广电总局我爱你!


    倘使言规正传,这“翻拍”之事,大有说道。有个笑话说,某地渔民在前些年报刊大肆鼓吹“翻番”之时,那里的人为避讳,一律将“翻番”改念成“羽田”。你想,渔船出海之前还要烧香敬神拜佛,你让人去“翻番”,那还了得?!别为我这是杜撰,也别以为我是迷信份子,但联想起这“翻番”到“翻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如果说“翻番”是一种激励目标,且是极力字眼的话,那么“翻拍”则是一种无能之为,似乎还加些不吉利。在咱中国,大凡“翻拍”过的影视作品,始终难逃厄运,由黑白翻拍成彩色的,相反人们更喜欢以前的黑白,因为那是没有花里胡哨的经典记忆,比方《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再就是总跟古装脱了干系,动不动就整翻拍一把。尤其对中国几大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几乎悉数要翻拍。


    如此“翻拍”名著经典影视作品,除了这些翻拍者顽固不化的“食古癖”外,最大的动因莫过于功利所驱使。诸如什么我们会更重食欲原著;将用最新科技为其增彩,等等,都是忽悠百姓的鬼话。大有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味道。说的,就是既要暖和腰包,保鲜名声,又要自圆其说,故作颇有文化涵养之状,好像经这一翻拍,立马就能万人空巷,万头攒动,万把钞票滚滚来。


    这里,我要再泼一瓢冷水,不,是一种早于广电总局文体精神的提醒:“翻拍”,不是“翻身”就是“翻船”!我不是故意与谁作对,也不是存心吃了饭找岔子,我只是想说,通过翻拍能够凝聚观众,提高收视率,进而为国家影视剧的健康繁荣做出贡献,倒也未尝不可!如斯,你就是在无能,我也会为此而击节喝彩。


    可是对翻拍,我总是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在我孤陋寡闻的记忆里,咱们先前“翻拍”的东西,大都“翻船”了,而不是翻身!因而前车可鉴啊。假如你不拿赞助,自己掏腰包,风险不转嫁,你还是可以去翻拍的。


    当国外的导演们都在专心致志,挖掘人生与命运,时代与生活的鲜活素材之时,咱们这些“翻拍”有癖的导演们都痴心不改搞“翻拍”,且翻拍的都是古典剧。


    试想,不为了名利,你还会去翻拍古典(或古装的)么?是否因为古装的可以胡编滥造的戏说?再,不是江郎才尽,你还会去走翻拍这条不归路么?是否因为实在无力把握不住现代题材?


    但愿暂缓之后的翻拍,能带来“翻身”,而不是相反;“翻船”!且在盛夏里,杞人忧天倾啊……

 

【附此文手稿影印件】——————————

 

晒晒我的手稿小札

晒晒我的手稿小札

晒晒我的手稿小札

晒晒我的手稿小札

 

 

 

耘农湖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8c02101009s5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