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险峰——读作家李尔莉散文集《声音的表情》后感

标签:
李尔莉散文小说诗歌 |
些许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文章有思想才有力量。亦如作家在《声音的表情》一文第20章中所述:“我应该茅塞顿开,应该多接触社会,多于人相处,那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因为文学源于现实,且又高于现实。虽然我知道:写作不需要报酬,只是一种超人的境界,正如雷蒙德·卡佛所说的:我小时候,阅读曾让我知道自己过的生活不合我的身。我以为我能改变,但这是不可能的,在打一个响指之间,变成一个新人,换一种活法。”作家集30余载故乡的生活和工作的磨砺,将10多年从文的感悟,在如何升华作品的思想性与深刻性,如何写出让人咀嚼回味的篇章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了大胆探索。例如《外面的世界》一文,写法上与众不同,卓尔不群,因为思维与认识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所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也很无奈。在《我的七夕》眉语里,作家对此作了注释。阅读全书共收录的74篇散文,我们都不难读出作家掌握更多鲜活素材,在创作尤其是“创造”上舍得下功夫,力图给读者腾出更大的空间。
真实是散文的灵魂。从字里行间,可以精准读到作家尔莉对亲人对朋友对同学对同事的真挚情感,对现实生活的感恩感思,心怀感恩,且行且惜。在《父亲》一文中作家如此叙述:“多带点钱,穷在家,富出门。”而在《母亲》一文中是这样的一句话:“母亲说女人要是没有男人,就没有势力,人家就会欺负。”作家用真人真事,讴歌了父爱母爱,入情入理生动感人,传递出的是让人懂得感恩和奉献,让人体味温暖与幸福。当然在文集第四辑人物印象中,作家饱浇笔墨,心存亲情,于是有了笔下乾坤岁月。勾绘出文学的终极使命,是一种灵魂的救赎。
它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文学界虽然浮躁,充斥着功利,但对酷爱文学献身文学的人而言,清淡如云,像为小说而生的《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沦落巴黎,街头邂逅海明威,竟然不知名利为何物。作家尔莉这多年发表的文学作品超过了200万字,独领一路风骚招摇于陕西文坛。凭着实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我相信,摘取中国文学的贵冠的这一天,距离她不会太远。因为在文学道路上,她是个天生的大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