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远方
李尔莉
风尘问道欲如何,八月崆峒览胜过——题记

心路
陕北的夏天热度超载,植物绿得很疯狂,大地透过茁壮的绿色升起一种热腾腾的气体,烤得人四处逃蹿,终于接近尾声了,秋天迫在眉睫,可我一直忙碌着,抬头走路,埋头苦干,闲暇之余,两手托腮,不时眺望着远方,突然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我要去远方。
我要去远方,因为远方有母亲,有父亲,有哥哥有姐姐,有我喜欢的自由,还有我憧憬的商城和喧嚣的人群。
我要去远方,因为远方有奇花异草,有风土人情,有高山流水,有阳光雨露,有我渴望的幸福,还有我一直想抓住的灵感和魂牵梦萦的城市。
这一天终于来临,以休假的名义,哥接我回了银川,塞上江南的气温要比吴起高出四五度,但到处是一派和谐的景象,因为哪里有父母,哪里就有和谐悦耳的音调;哪里有亲情,哪里就会欢声笑语不断。
哥哥也以休假的名义,带我们去远方,这时,我也带上母亲和女儿,哥带上嫂子和侄儿,堂弟带着新交的女朋友——妮和她三岁的女儿——雪儿。哥和堂弟自驾车,我们一行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路上风尘仆仆,走了将近八个小时,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才到了远方——甘肃平凉市,找了几家宾馆都因客满退了出来,最后终于找了一家宾馆,好不容易住了下来,女儿和母亲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却彻夜未眠,从未失眠的我,可能因为激动的心情无法入眠,先是几只蚊子的热情接待,继而又是一只蜘蛛的突然袭击,我对这个陌生的城市的好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房子潮湿阴冷,要比银川的温度低,我钻在被窝里浮想联翩,辗转反侧,几个小时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第二天,我们就去了崆峒山,因为是七月十五,是传说中的鬼节,因而游客很多,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大多都是来烧香拜佛的,希望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或者希望财源滚滚,或者希望高官厚禄。也有的和我一样,是来放风的,是来逃避现实的,是来旅游观光的。我没有因为昨晚的失眠而困乏,反而感觉精神抖擞起来。



诗路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1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和“西镇奇观”之美誉。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不会磕头烧香,我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乞求和渴望得到神灵的保佑,或者是事业,或者是爱情,那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有向往,而更多的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样:“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世上的大人先生们倘使都能够兴雷作电,那么天上的神明将永远得不到安静,因为每一个官僚末吏都要卖弄他的威风,让天空中充满了雷声。”
所以,我只是一个过客,或者是说来旅游观光的过客,我的眼睛里只有风和日丽,还有美景美人,大人抱着小孩,热恋中的男女手拉着手,他们说说笑笑,一同前行,路上的阶梯渐渐地变陡,但是人们还会继续前往,累并快乐着!
“姑姑,你喜欢这里吗?”三岁的雪儿问我。“喜欢。”我看着她,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等待我的回答,突然她也说:“我也喜欢。”
风尘问道欲如何,八月崆峒览胜过。此次旅行,心情舒畅,因为有亲情一路相伴,让我感觉很温暖,也让我明白,整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时候,真的要出去走一走,去远方,或者更远的远方。
如果有时间,如果有机会,我要去远方,或者更远的远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