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中的裴老师(散文)

(2013-12-24 16:38:44)
标签:

情感

印象

裴老师

印象中的裴老师(散文)

(印象中的裴积荣老师) 

 

 印象中的裴老师

 

李尔莉

 

     我与他素昧平生,但他的名字早就被我背得滚瓜烂熟,因为在当地官员的口中,在当地的文人圈子里,多次有人提到他,他是一位作家,以80高龄笔耕不辍,他也是在吴起工作过二十八年并且对吴起念念不忘的人。作为一个同样喜欢文字的我,自然对他多出了几分敬仰和崇拜。

     那天,我们差点擦肩而过,当我走出楼梯口时,有人打电话过来说,有人要见我,我返回来时,首先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高高的个子,头戴一顶蓝色的帽子,上穿蓝色的大衣,拄着拐杖,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和蔼可亲,看到他的笑容,我就像看到了我的八十三岁的外公,就因为他的笑容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说他刚发现了一本杂志——《长征》,也听人说杂志的编辑——我刚从门里走出去,所以他希望能认识我。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眼前站着的和我外公一样的老人究竟是谁?

     他说他的名字叫裴积荣,天啊,我们在博客里早就认识了,而且还知道关于他的一些资料,他,笔名田力。陕西黄陵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延安中学师范速成班。历任中学校长,吴旗县委通讯组长、宣传部长,延安地区创作辅导室书记,《延安文学》杂志副主编,副编审。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西行阳关道》、《我为贫女做嫁衣》,短篇小说集《今夜鄜州月》,中篇小说集《西部女性》、《情宫探》,剧本《华家女》,诗集《脚印》,长篇小说《解仙云的婚姻史》、《古堡探幽》、《祝君晚安》、《儒殇》等。《祝君晚安》获陕西省地市期刊优秀作品奖。我也经常读到他的大作,但因为没有见过面,所以彼此认不出对方,当他问了我的父亲和爷爷的名字时,他才语重心长地说:“我和你们家有三代交情,你父亲和爷爷辈的人我都认识。”我感觉他更亲近了,他也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将那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想一股脑儿道出来,我聚精会神地听着,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情绪激昂。

     站在我面前的裴老师就是一位学者,他正在给我传道授业解迷,他说以前吴起办过一份报纸,报纸名就叫长征,原来他是“长征”刊名的创始人,这让我对他又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那时候他就非常喜欢文学,但因为各种原因,让他的文学之路十分坎坷,那个年代,政治风波此起彼伏,三番五次地批斗他,让人惊讶的是,批斗不但没有打击他的写作积极性,反而增加了他的生活阅历,让他更加喜爱文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著作等身,成为当代著名的作家。

     裴老师反复提起八几年有位乡上书记做的工作报告,希望我能找一下这个报告发在刊物上,他说这个报告将那些年吴起的贫穷和落后一语道破,当时人们连温饱也解决不了,一个人一年收入只有五毛钱,乡上书记却要在大会上进行炫耀,可想而知,那个年代,人们是怎样地生活,而现在吴起富裕了,尤其是我们这一代,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饥饿,也就不会节约,他接连几次问我:“你还没有理解我的话,是吗?”

     我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是的,我没有经历过那个苦难年代,自从出生以后,就过着幸福的生活,一直在外读书,从来没有下过地,也没有缺过钱,我爱好文学,纯属爱好,没有多少生活阅历,但是我能理解他,理解他对吴起人民的深厚感情,因为是他亲自看到了吴起人过去的饥寒交迫,吃不饱,穿不暖,去外面开会,要提前几天动身,经受着严寒酷暑,没有车,就靠骑毛驴或者步行,而现在的吴起,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吴起县荣膺第十三届全国百强县。吴起已经成为名县,还有谁能够想起那个年代吴起人水深火热的生活?吴起饱经沧桑,吴起的美丽和强大,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历了磨难,尤其是需要不断地开拓,奋进,崛起!

    裴老师把他的书送给我,站在他面前的我,就文学方面,只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需要向他学习,学习写作的技巧,做人的道理,他说常常读我的文章,而且出手非常快,他说不知道这个女娃究竟是谁?看来,他一直在关注我,而我并没有虚心向他学习,只顾埋头工作,认真读书,勤奋写作,其实还有更多的老师需要我去学习,尽管有人说:文人相轻。但我还是喜欢和那些平易近人的老师交往,我认为写作没有最好的,一直认为自己最能行的人,永远也不会取得进步,因为写作是一门苦差事,我们都在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懈的努力!

    裴老师和我谈了一个多小时的话,感觉他是很低调的一个人,不像一些文人,一旦取得了成绩,就会认为自己的身价提了百倍,说话和做事前都是透过眼镜片看人。裴老师对我说,写作要注意思想的深刻,要多出精品,多读好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历史的生活框式要用时代思想的熔炉去冶炼。就这句话,也让我感悟了好多,是的,写作不是一味的去描写故事情节,尤其是小说,要用时代思想的熔炉去冶炼。原来写文章并不是表面上的发表一两篇文章,或者想方设法地在名杂志上发表文章,突然想起裴老师所说的一句话:“再不要认为:现在的好作品不能发表,那些不好的作品却能发表得了。能发表也行,发表不了也无所谓。”他也说通过多少年的写作经验来看,写作是慢慢提高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想发表一篇文章,也需要走后门拉关系,叹之怜之悲之。文学的背后竟要付出如此悲壮而荒唐的代价!我也不由地感慨万端,但是对一个喜爱文字的来说,这些的确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不懈,不断地提高自己!
    “历史的生活框式要用时代思想的熔炉去冶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想我会努力安静下来,向裴老师学习,多读书,读好书,认认真真走好文学的每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