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剧本)

标签:
栏目村民泪水电话飞出 |
书包(剧本)
编剧:李尔莉
{主要人物}
张荣海:男,农民,42岁
王凤梅:张荣海妻子,农村妇女 40岁
山娃: 张荣海儿子 9岁 小学生
山妞: 张荣海女儿 16岁 高中学生
李医生: 男,45岁
张老师:女,39岁
马支书: 男,41岁
二丫: 女,山娃同学 9岁
群众:甲、乙、丙、丁等若干人
{故事梗概}
“寒门出贵子,贫家出英才”后来,女儿山妞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然而学费又成了问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时,县委县政府再出教育新举措,吴起县建立了贫困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继而又实施了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大跨越。山妞光荣的获得了五万元的奖学金,同时也让张荣海的病有了希望。而品学兼优的山娃也在学校获得一等奖学金,并且为自己买了个新书包,希望终于得到实现,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张家的生活从此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内容提要
1、外日 乡村/河流
{画面渐显出轻柔舒缓的乡村音乐。一条河流宛如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样,围绕村庄静静的流淌着,岸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到处充满着鸟语花香。远处的高山也披着绿色的外衣,黄土高原瞬间成了一叶绿色的肺,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篇。在云雾缭绕中,村庄炊烟袅袅,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画外音男独白:这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它是陕北高原末稍神经的一个细胞核,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经历着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经历着事实的变迁人性的复杂。浓重的后鼻音挤压成土里土气的方言以及高亢的信天游还有变幻莫测的政策,不时的骚扰着山村的宁静。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就像胶团一样的包裹着。不管经历过多少场天旱雨涝,他们依然像大山一样的宽厚和仁慈,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黄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劳任怨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也梦想惊喜和好运,梦想给山村的寂静增添几分像样的灵气。然而这一天,终于来了——
王凤梅亮红晌午锄地,不时的感觉到头晕,但依然劳作。(头晕的次数反复,最后晕倒地里,然后站起来,继续干活
4、外日 张荣海家的院子
{典型的农家小院,刚刚进行过新农村建设,院子里摆放整齐井然有序,大门的左边有一个猪圈,里面有大猪小猪十几头,右边是一个鸡圈,里面跑着五、六只母鸡叽叽喳喳争先恐后的吃玉米。院子中间是一口水窖,旁边是一个破旧的水桶。墙上挂着几个晒干的熟玉米和一串红红的干辣椒还有几坨坨干芥茉,墙根放着锄头铁锨扁担等农具。}
(邻家二丫站在院子里,脸蛋儿红红的,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
二丫:(着急地)山娃,上学了,快快走!
(没人应答)
二丫:(撕心裂肺地)山娃,听见了没有?
{家里摆放着几件破旧的古式家具,但收拾的干干净净,给人一种舒服感。}
(山娃坐在炕拦上嘴噘的能挂个油瓶子,低着头使劲的拽纽扣,把衣服拉得很长很长。王凤梅坐在炕头给山娃补书包,她一针一针把书包裂开的口子缝好,然后又用火柴把拔缝的线头烧了又烧)
王凤梅:(把书包递给山娃)先凑合着背,哪天妈去集上给你买个新书包。
山娃:(低声嗫嚅道)常哄我着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二丫:(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生气地)山娃,你磨蹭甚了,叫你为甚不答话?迟到了!
(说着,二丫拉起山娃就跑)
王凤梅:(自言自语)哎,这小子,杂就不听话!啥时间能长大呢。
6、内日 教室
{柔和的阳光透过南面几扇大玻璃窗,照在苹果绿的窗台上,照在雪白的墙壁和天花板上,教室显得那样明亮。天花板下悬挂着六盏雪白的日光灯,讲台后的墙上新安装了玻璃黑板。桌凳摆得整整齐齐,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这一切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山娃和二丫异口同声的喊:“报告”)
张老师:(戴着金丝边眼镜,模样水灵,高条的身材,边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几个生字边发出声嘶力竭的声音)站下!快晌午了才来?
(山娃吓得直打哆嗦,头低着,像个罪犯一样。二丫的脸也红朴朴的,她用余光偷偷的看了张老师一眼,然后也把头低下来。他们站了足有十多分钟。)
张老师:回到座位上去,以后不能再迟到!(脸上似乎挤出点笑容,但转瞬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她走到山娃和二丫面前,帮他们把课本翻到正在上课的页数)
(这时,教室里发出哄堂大笑,原来山娃一时荒唐把布衫也反穿了。)
张老师:(严肃地)笑甚了,你们来学习知识的,不是来找笑料的。
(教室里恢复了鸦雀无声。这时,山娃的脸更红了,他急忙把布衫正过来,打开书也没心思看,胡思乱想一阵,就听见盯铃铃的下课铃声)
(同学们一涌而出,只有山娃坐在教室里两手托腮,默默地发呆。)
王凤梅围着围裙,脸色苍白,时而有晕的感觉,被老板娘看到
老板娘:凤梅,不要干活了,休息休息吧
王凤梅:没事,没事,
老板娘: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有病了?
王凤梅:没事,可能昨晚没睡好
老板娘:你再不能这样,不然把自己身体拖垮了,家里全靠你一个人,又要种地又要揽工。有啥事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王凤梅:我好着了。谢谢老板
(一大早,王凤梅就起床了,洗好脸,对着镜子抹了点润肤霜。然后就开始切菜做饭,饭做好了,首先给男人满满盛一大碗)
王凤梅:(手里端的碗“咣当”一声掉在地上,饭洒了一地,凤梅使劲摇动张荣海的胳膊)(着急地)荣海,荣海,快醒醒!
(张荣海瑟缩着,颤抖着,嘴里直吐白沫,说话含糊不清,四肢也不能活动。)
张荣海:(吃力地)我——我——动——动——不——了。
王凤梅:(热泪盈眶)荣海,你一定要挺住,尔格我就叫李医生去。
(凤梅赶快跑了出去)
9、外日 村路口
王凤梅:(一边跑一边对着李医生家的大门口呐喊)李医生,荣海的病又犯了。
李医生:(半披着一件旧西服,从大门跑了出来)噢、噢,我这就来了。
王凤梅:这病说犯就犯了,很厉害的,我们快快走!
李医生:(气喘吁吁地)脑血栓病可麻烦了,说犯就犯了,你是不是又给吃猪肉了?
王凤梅:(声音哽咽)吃了一点,我们吃把他爱的,就喂了两块。
李医生:这种病要忌口,千万不能吃猪肉,以后你得注意点。
10、内日 张荣海家
(张荣海斜靠在床上,面色苍白,脸色憔悴,一副无力的样子。)
(李医生以最快的速度开箱加药吊液,这液体一吊,不大一会儿,张荣海人也精明多了,话也能说了,四肢也能活动了。)
李医生:(面带笑容地)张二,感觉好点了吗?
张荣海:(很虚弱地)可——以——了,可——以了。
(王凤梅把抽屉里零七八碎的钱收集起来,如数给了李医生 )
李医生:以后要注意点,不该吃的千万不要吃!
王凤梅:谢谢你,今后一定会注意!
(李医生背着药箱离开了,他走的时候给张荣海招了招手,这时,张荣海也努力让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凤梅坐在张荣海的跟前,神情暗淡,张荣海又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身子也跟着一颤一颤的,凤梅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
王凤梅:(关心地)荣海,你没事吧?
张荣海:(边说边拌着左捶头)哎,你说我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吃了这么多的药,屁也不顶。
王凤梅:能,一定能,以后你要忌口,不要吃猪肉,多吃新鲜菜。
张荣海:(有气无力的)苦了你了,家里门外的操心,我活着和死人有甚区别啊!
王凤梅:(眼一瞪,生气地)糊脑怂,说的屁话,只要你活着,躺在炕头也是个做伴的,等庄稼打完后,有了钱我们去西安治病,一定会治好的,你放心!
张荣海:太费钱了,两个娃娃虽说现在上学不要钱,但是山妞后半年上大学要钱啊!
王凤梅:(边说边握紧张荣海的手)你不要愁,车到山前一定有路,圈里的猪娃子快满月了,再问亲戚借上些,有人就会有钱,等你病好了,我们再慢慢还。
王凤梅:我把家收拾收拾,再给你橄面去,你先睡会儿。(王凤梅抬头瞅了瞅刚刚换上的液体瓶)
12、外日 大门口
凤梅拿个猪食桶,走过来邻居婆姨刘丽
刘丽:凤梅,吃了吗?
王凤梅:刚吃了,拾掇完家揽工去了,杂已他姨姨有事了?
刘丽:你看你们荣海上次有病借我们的钱,敢能还了吗?
王凤梅:再等上几天,等我工资发了,再给你还
刘丽:你常这么个说着了,两千多块钱,今天还点,明天还点,你是不是不想还了?
王凤梅:好他干妈了,实在没有的,有了我还能不还了,你还不知道我王凤梅的为人
刘丽:哼,不要说这些费话,最迟明天,你还也得还,不还也得还!
王凤梅:哎!
13、外日 山坡上
(下午,凤梅和山娃在山上割草,山娃心事重重,手里提着半大筐子紧跟在母亲的后面)
山娃:(对着母亲,低声嗫嚅道)妈,我不想上学了。
(凤梅走过来,“叭”一巴掌打在山娃脸上,转身走开,镜头回到第一个场景
(山娃哇的一声哭了,他把筐子扔了,满满一筐子草倒了一地。
王凤梅:(转身又回来,生气地)因为一个书包,你竟然不想上学,你还能有出息吗?
山娃:大人还骗人,你真是个大骗子!(山娃边哭边说)
王凤梅: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甚时间能长大啊?
山娃:(脸胀得通红通红的,边说边跺脚)骗子,骗子,大骗子
(王凤梅对着山娃的屁股,狠狠的揣了一脚,山娃边哭边跑,他一口气跑回家,把门反锁,爬在炕拦大哭了起来。)
14、内日 张荣海家
王凤梅(一边打门一边叫唤):山娃,开门,开门!
(山娃由开始的嚎啕大哭到最后的嗡声低哭,哭着哭着就爬在炕拦睡着了。)
15、外日 学校(梦境)
(山娃梦见自己背着一个漂亮的新书包,骄傲的行走在学校操场上,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嫉妒的眼光,可是山娃理也不理,他只顾兴奋地往前走……)
张老师:山娃,我第一次见过这么漂亮的书包,哪里买的啊?
山娃:(骄傲地)我妈妈在北京买的
二丫;山娃,好漂亮的书包啊,借我背几天好吗?
山娃:不行,不行……
二丫:那就只有抢了。
(二丫像一个强盗一样,扑上来抢山娃的书包,山娃拼命的阻拦,这时,门哐当一声被打开了,山娃醒了,梦破碎了,母亲汗流满面的站在地下,山娃惊奇的睁大眼睛……
山娃:妈,发生什么事了?
(凤梅看着山娃安然无恙,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王凤梅:山娃,你怕死妈了。
(山娃还想着刚才睡梦中的一幕,嘴角出现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16、外日村支书家
王凤梅:马支书,我有点事找你
支书:啥事,你说,是不是荣海病又犯了?
王凤梅:不是,常要麻烦你了,我都不敢开口
支书:庄邻院舍的,有啥你就说
王凤梅;哎,上次问刘二婆姨借点钱,人家尔格要着了,看能不能给我倒上一哈
支书:要多少?
王凤梅:借九百块就够了。
支书:拿上一千,以后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说。(把钱给了凤梅
王凤梅:谢谢你(说完就走出了门,走出门又感觉到头晕,停了一会了,又好转
马支书接电话:啥,开会了?确定低保对象,好的,好的!
挂完电话,马支书思索着
17、内日 张荣海家
(王凤梅给山娃缝补书包,一针一线聚精会神地
张荣海:山娃的书包烂成这样子,快扔了算了,你早就答应买,杂已还没买下?山娃昨天还在赌气呢。
王凤梅:农村娃娃嘛,书包缝一缝还能用,能节省就要节省,这娃娃不识人心,一天到晚的瞎叫唤。
张荣海:我们再穷也不在二十几块,你就满足娃娃的愿望吧!
王凤梅:我小时候穷的连书也上不起,现在的娃娃赶上个好社会,上学不要钱,可是还想和别人搞攀比,不能信这些毛病,我打算攒点钱再捉几个猪娃子,还想收完庄稼领你去西安治病呢!
张荣海:(生气地把手中的书包拌了几拌)我就是不治病,也要给山娃买个书包,你看谁家的娃娃背这么烂的书包?我要能站起来,我现在就去买。(声嘶力竭地)
王凤梅:你看你,还发这么大的火,我们这一家老小要吃要喝的,家里门外都需要钱,山妞后半年上大学也得要钱,你说我不节省能行吗?(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张荣海:哎!你说我这个当老子的,给娃娃连个书包也买不起,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边说边拌着捶头)
18、内日 张荣海家
(张荣海躺在炕头望着天花板发呆,枕头边的药瓶成群结队,病情的逐渐恶化,让他的眼窝深陷,身体骨瘦如柴,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一瓶安眠药,犹豫了一会儿,就全部倒进了嘴里,悲伤的音乐响起,断气回肠,撕心裂肺)
王凤梅:荣海,按时把药吃了。(凤梅亲切地叮嘱)
张荣海:(声音微弱)药刚吃了,凤梅,我想和你拉拉话。
王凤梅:你杂了?今天感觉怪怪的,不舒服吗?
张荣海:凤——梅,我对不起你。(说着,张荣海就陷入了昏迷状态,眼角挂着两行热泪)
王凤梅(大惊失色,大声的叫喊):荣海,病又犯了吗?
(张荣海躺在那里,像是一个熟睡的人,一动也不动,地下扔着一个安眠药瓶子,凤梅一切都明白了,她大声的哭喊,一边哭,一边往支书家跑)
王凤梅:(哭着说)马支书,快,用用你的车拉荣海到医院,荣海喝安眠药了……
支书惊奇地:啊,他有甚想不开的啊?(说着,就找车钥匙,凤梅也坐上车,车飞快地开往凤梅家,凤梅和支书两个人吃力地把张荣海抬上车,凤梅一把鼻涕一把泪,整个人像发疯一样,不住气的叫唤着张荣海的名字,可是张荣海依然熟睡着……)
19、外日:吴起县医院
(不过半个小时,车子就开到了吴起县医院,支书把张荣海背到了急症科,大夫以最快的速度给张荣海洗胃,打针,吊液,一阵紧张的忙碌之后,张荣海才转危为安)
王凤梅:(热泪盈眶)日怪事,你哪里的药?
(张荣海默不作声,若无其事的,两眼直直的盯着天花板。)
王凤梅:糊脑子,你尔格打算摞下我们娘母三个走了?真够狠心的,你这个王八蛋,没良心的!(王凤梅边哭边锤打着床头)
张荣海:(羞愧地)凤梅,对不起,长疼不如短疼,我一个大男人瘫在炕上,甚忙也帮不上,还要花钱看病,连娃娃的书包都买不起,我是想给你减轻负担。
王凤梅:你太愣了,你想一想,你走了,我能活下去吗?
张荣海:好,好,我以后一定好好活着,支持你,做你的后盾。(说完,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直淌)
(王凤梅早已哭成泪人儿,俩个人抱头大哭了一场。)
20、 内日 大夫办公室
王凤梅:大夫,我看强些了,我们想提前住院了
大夫:还要再住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忙啥了?
王凤梅:不是,主要是没钱
大夫:杂已你们没办理合疗?
王凤梅:好像我们掌柜的以前办过,农村合作医疗是杂回事?
大夫:就是农民个人交一部分钱,集体与政府补助一部分,农民看病时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我们县医院按百分之七十五报销。
王凤梅:是这么一回事,以前我还黑里打肚的,杂办理了?
大夫:病人出院后,凭出院证,住院发票,用药清单,户口薄,合作医疗证到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理,合疗办就是门口一楼。
王凤梅:谢谢大夫,那我们就再住几天。
大夫:不要谢,有啥要帮忙的言传一声。
王凤梅:好,那我走了,大夫,你忙。
21、外日 支书车上(吴起县城)
张荣海:哎,凤梅,我这次住院哪来的钱?
王凤梅:刚才都是支书垫的,等合疗报了以后,再慢慢还
张荣海:谢谢马支书,我们常麻烦你着了
支书;不要谢,希望你以后再不要做这候愣事,尔格社会这么好,你看吴起现在修的多好,今天领你好好转一转
张荣海:好,好,好
车开到了吴起县幼儿园
支书:荣海,你看新修的幼儿园有多漂亮,我们那时候哪来的幼儿园,就在沙洼洼里乱跑,穷的连书也上不起,现在娃娃真是赶上了好社会。上学还有车接送,学费也不用交。
张荣海:就是的,比不成了,小时候我们穷的连温饱也解决不了。
王凤梅:对着了,我小时候还吃过糠窝窝。
支书;社会是好了,农民当家作主,想吃啥就是啥。
车子开到了刘渠子中学的门口
支书:这是吴起县高中,实行的是免费教育,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听说为了扩大师资力量,有的外聘教师年薪就十五万了。
王凤梅:教师的地位提高了,哪像过去,人都叫老师是“臭老九”
张荣海:让咱们山妞以后也当教师,给咱们吴起好好培养人才。
支书:当教师好,现在吴起这么重视教育,这个行业也是热门。
王凤梅:对,就当教师好。
22、外日 张荣海家的院子
(凤梅手拎着木桶,正给圈里的猪娃子添食,边添食边和猪娃子拉话)
王凤梅:快快长,快快长,长大卖个好价钱!
(那些猪娃子也跟着“哼哼”好像在对答如流,忽然她想起了什么,把木桶一扔,赶快跑出大门,东瞅瞅西看看,左看看右看看。)
王凤梅:(着急地)山娃,天黑了,你哪里去了?
(没人吭气,院子里只有几只小鸡“咕咕”为了争吃什么互相打闹。)
王凤梅:山娃,山娃,你听见了吗?
山娃(画外音):(生气地)我在这达哩,叫魂了。(声音从家里传出来)
王凤梅:(高兴地)你在家里,我咋没看见你?
(凤梅急忙往里屋走)
23、内日 张荣海的家
(山娃灰头土脸的蹲在灶火圪崂,两眼呆滞、头发蓬乱)
王凤梅:(轻轻的抚摸着山娃的头,把披在他额头上一绺汗津津的头发撩上去,然后把锅里的两个鸡蛋捞出来)先吃了这两个鸡蛋,饿了吧?山娃是个好娃娃,长大一定能有出息。
山妞:(画外音)妈真偏心,把鸡蛋给山娃吃,为甚不给我吃?(在另一个窑洞复习功课的二妞发出了抗议)
王凤梅:明天多煮几个你吃,多吃鸡蛋记性好,你不要学成书呆子,刚才山娃回家,你都不知道。
山妞:(笑呵呵地走出来,)我杂就没发现他回来,鬼流拾气的,山娃又咋了,恼谁了?
山娃:(没吃鸡蛋,唬着脸,呼哧呼哧直喘气,用那双旧的发白的黑布鞋“当当”踢着炕拦,眼睛也直向上翻,白眼睛仁明显占的比例大一些)没你的事,我的事你少掺合!
王凤梅:山娃想要一个新书包,我没时间买,山娃在生我的气呢!
山妞:妈,尔格咱家没钱,算买了,我再有一段时间就毕业了,让山娃背我的书包。
山娃:(生气地)谁要你的烂书包,我才不捡你的偏宜。
山妞:你这么大了,咋就不听话?爸的病又犯了,刚出院回来,家里哪来的钱?你要多替大人想一想,能节省一分是一分,我们不能和别人比吃穿比书包的新旧,要比的是学习成绩,害哈不?(觉得鼻子酸,眼睛湿润了)
(山娃的眼眶也红红地,不声不响地走了出去。)
24、内日 张荣海的家
(山娃听到姐姐说父亲的病又犯了,他一口气跑到父亲住的单窑,摸着父亲那双宽厚有力的大手。)
张荣海:(激动地)山娃,你妈刚才满山二洼找你,你在哪藏着了?
山娃:(羞愧地)爸,我在家里。
张荣海:(摸着山娃的头)你要听你妈的话,好好学习,长大当官,到时你妈跟我也能享清福,你在城里住楼房,再找个漂亮婆姨。
山娃:爸——
(山娃吞吞吐吐不知说什么好,他坐在父亲身边,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
山娃:爸,我不要书包了,我就背原来旧的。
张荣海:(抚摸着山娃的头)好娃娃,爸杂就看见你可亲了,你一定会给爸争气!
(山娃半天没说话,他托着自己的脸腮,眼睛凝视着远方,沉思着。)
25、外日张荣海院
王凤梅看见门口的米面,赶紧进屋
王凤梅:门口哪来的米面?
张荣海:是这么回事?闪回(回忆)
马支书跟着两位村民背着米面来了
支书:荣海,荣海
张荣海:马支书来了,赶紧回家来(画外音)
两位村民把米面放在门口,
支书:你俩先回去(二人走了,马支书进屋里
张荣海:马支书,有啥事了?
支书:我给你们送米面来了。镇上要求村上报低保户,你们家里困难,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就报了你们家,一年给一千二百元,还给一袋面一袋米。
张荣海;谢谢支书、
马支书:不要谢我,要谢你就谢政府。
返回画面
王凤梅;虽然咱们生活困难,但有政府的帮助,我们就要努力的生活得更好!
张荣海:就是,就是
26、外日 张荣海家的院子
{落日的余晖照在山间的村庄。油漆的铁大门半掩着,木质的窗户在风吹动下发出吱吱的响声。山娃背着破旧的书包一蹦三跳走近屋,推开门}
山娃:(欢欣高亢地)妈,我回来了
王凤梅:(从漆黑的灶火边伸出头,用泛黄的手捋了下凌乱的头发,满面笑容地)山娃回来了,妈给你端饭(起身)
山娃:(放下书包,转了一圈)妈,饿死我了,看肚子也饿憋了(指着肚子,母子俩发出咯咯的笑声)
王凤梅:(递上凉冷的糖水,杯口略微破裂)先喝上点。
(山娃顺手接过来,几口就喝完了。)
(王凤梅又把锅里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蛋烙饼端给山娃,山娃开始狼吞虎咽的吃)
三个月以后
27、外日 谷地里
{秋天,到处是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王凤梅镰刀转得飞快,成片的谷子倒在她的脚下,望着那沉甸甸的谷穗,她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歌谣}
王凤梅:(低声吟唱)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
山妞:妈,有好消息了,有好消息了!(一蹦三跳地从田里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本本左右晃动着)
王凤梅:(惊讶地)你咋来了?有甚好消息了,看把你能的,难道你考上了大学?
山妞:妈,真让你给说中了,我考了一本,这是录取通知书。但还有个好消息,你猜猜看?(山妞把嘴一抿,笑嘻嘻地,目不转睛的盯着母亲看)
王凤梅:(高兴地)我猜不见,考上就行了,你一直成绩好,妈相信你能考上好大学.学费不要怕,刚把猪娃子卖了,再向城里的你二姨借点,只要能考上,妈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山妞:(神气地)妈,你就不想听更好的消息吗?
王凤梅:(疑惑地)你看这死女子,还有甚好消息,杂己瘫在炕上的你爸能站起来了?
山妞:妈,看!(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本本,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这是县上领导亲自给我发的,还给我奖励五万元呢!(红本本里抽出一张纸)这是农行卡。
王凤梅:(半信半疑地)啊,奖励五万元呢,娃娃,你不敢骗你妈,现在政策杂就这么好,这是真的(说着,凤梅照自己的脸上打了两个耳光,感觉到生疼生疼,才意识到这是真的)
{这时,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农民们也停下了手中的镰刀,把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不知凤梅家发生甚喜事,能把人高兴成那样!}
(王凤梅把镰刀一扔,娘母俩一口气跑回家。)
28、内日 张荣海家
(张荣海慵懒地躺在床上,翻阅着几本破旧的杂志。)
山妞:(声音哽咽)爸,我考上了,县上给我奖励五万元呢,能给你治病了。
(张荣海半天瓷了,表情僵硬。)
张荣海:好事,好事。(好半天,他才清醒过来,紧紧地握着女儿和妻子的手,他们激动的泪水尽情的流)
王凤梅:咱们家这下有希望了
29、外日 张荣海的院子
{凤梅正在扫院,忽然,马支书开车来了
王凤梅:马支书,什么风把你给刮来了?
支书:是喜(西)风刮来的,我是来报喜的
五凤梅:还能有什么喜,不就是我们山妞考大学的喜吗?我们昨天就喜过了,喜的一夜没睡着。
支书:当然这也是我们全村的喜事,我们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我这个当支书的脸上也有光啊!可是还有个喜事,昨天我在县上开了个会,咱县上要实行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还实行贫困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制度,这不,你们山妞还获得了五万元,学费就不要愁了。
王凤梅:十五年义务教育是啥意思?
支书:就是以后的娃娃上幼儿园也不要钱,还给生活补助呢!
王凤梅:妈哟,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我说喜雀一大早就在墙头上叽叽喳喳,原来是提前报喜呢!
张荣海:(画外音)支书,回家里拉话,和我老婆在嘀咕甚呢?
支书:呵呵,张二吃醋了
王凤梅:(羞涩地)马支书,我光顾着说话,忘记让你回家了,快回窑里坐坐。
30、内日 张荣海的家
张荣海:(身子动了动)快坐,快坐。
(王凤梅给村长倒了杯水,支书坐在炕拦边)
王凤梅:支书是来给咱报喜来了,咱县上要实行十五年义务教育呢!
支书:就是的,咱县是陕西第一个实行十五年义务教育的地方。
张荣海:(激动地)为啥要实行十五年呢?刚不是实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吗?
支书:县上领导给我们开会宣传了,说尔格我们县虽然成了西部百强县,可是农民的收入还很低。也就是说县上的财力很好,但是农民的平均水平很低。分析原因,关键还是我们农民文化水平低。县上也在这方面做过调查,发现有技能的农民一年收入是没有技能的收入的1.8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是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的4倍,所以,政府开始重视教育。正像县上领导说的一样:穷不抓教育,穷根难除;富不抓教育,富难长久。
张荣海:一句话,就是领导给咱老百姓找致富的路子,说的也在理,你看咱村刘大脑的儿子亮亮高中毕业开了个养鸡厂,现在光景过得热火朝天,前几天还买了俩宝马车,后面的女女跟一屁股,人家有文化就是比咱们没文化的会赚钱。
支书:县上领导还说以后45岁以下的农民都可以进行免费职业技术培训,咱村也得培训一些人,你看张二虎,杨大力,刘强老婆都闲着没事干,我看王凤梅也可以参加培训,回来办个养猪厂养鸡厂,同样可以发家致富。
王凤梅:我看这也真是好事,我倒要考虑考虑,你说我一天靠几亩地也挣不来多少钱,不想想办法也不行。
张荣海:(开玩笑)不行,坚决不行,(边说边摆手)我怕她出去培训再找个相好的,我哪里可了?
(支书和王凤梅都哈哈大笑,家里一派和谐的景象。
31、外日 张荣海的院子
{凤梅亮红晌午坐在地里拔玉米,时不时的用苍蝇拍敲打着几个好吃的老母鸡,母鸡“咕咕”极不情愿地在院内惊惶失措地跑来跑去,还报复似的制造几堆含有玉米颗粒的粪便。}
山娃:(蹑手蹑脚地)妈,学校给我奖励了五百元,我能买新书包了。
王凤梅:(惊讶地)啊,你姐刚带回个大喜,你又领回个小喜。
山娃:(骄傲地)妈,你不要小看人,你以为就我姐有奖学金,今后我年年有,而且还是一等奖学金。
王凤梅:(笑得合不拢嘴)我算没白供养你们姐弟俩,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32、外日 集市
(集市上花红柳绿人声鼎沸,卖菜的卖衣服的高声吆喝,男女人群,熙熙攘攘,相互侃价。王凤梅拉着山娃的手东逛逛西走走东瞅瞅西看看,不时地问问这个菜,问问那个价)
王凤梅:看这套西服好不,给你爸买上,过几天领他去西安看病穿。
山娃:(若有所思)好着了,买上吧。
王凤梅:再给你选一套衣服,总不能春夏秋冬穿校服!
山娃:妈,我不要衣服,我就要个书包,再买一大盒水彩笔。
王凤梅:这个娃娃,还犟的不行,咱家尔格有钱,就给你选一套吧!
山娃:(不耐烦地)妈,不要就是不要,我选书包去了。
(说着,山娃就朝一家卖包店冲进去,不一会儿就选中一个蓝色的书包,爱不释手地抚摸着。)
王凤梅:山娃好眼力,蓝色的好。
(凤梅与售货员很快讲好了价格,就把书包给山娃背在了肩膀上,山娃扮了个鬼脸,王凤梅笑了,山娃也笑了。)
33、外日 山路上
{山娃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兴奋地奔跑着,他一边跳一边唱,像个撒欢的羊羔一样。蓝色的书包拍打着他的屁股,扬起阵阵尘土}(2011年在延安电视台“黄土人家”栏目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