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文学》2022年第6期(总第316期)

(2022-11-29 11:52:44)
标签:

365

《泉州文学》2022年第6期(总第316期)

卷  首 

法国小说家、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位小说家都应该创造出自己的技巧,事实也正是如此。每一部名副其实的小说都拥有自身的法则,犹如不同的星球,无论大小,都拥有自己的动植物群。因此福克纳的技巧是描绘福克纳世界的最好技巧,而卡夫卡的噩梦则孵化出了使他自身奥秘得以显现的隐喻。” 写作当然是门技术,但技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找到。这种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美国黑人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和社会评论家詹姆斯·鲍德温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当你写作的时候,是在尝试寻找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对我来说,写作的全部语言就是寻找你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事物,但有一股力量一直逼着你。”不难看出,他们强调的都是要找到自己,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用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话来说,就是:“伟大的小说家不依赖任何人,只靠自己。”“一位小说家的创造性通常和他风格的个人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借来的风格是一种糟糕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作就是要找到自己,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创造、创新,又何来创作?小说创作如此,散文、诗歌等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期作品,多有可观之处。在杨锋的中篇小说《大南山》里,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有人与大自然(动、植物)之间的“交流”,正是对这片山林的了解、理解,《大南山》才具有了某种“立体感”和厚度。蔡伟璇的小说创作正趁上升势,《开在时间深处的水仙》写的是一个女人和理发师之间的故事,叙事写人,都非单一走向,蔡伟璇的“创作技巧”正日渐成熟。

推荐大家读一读吴晓川、黄水成等人的散文和庄伟杰等人的评论,读这样的作品,不难感到学识、见识对写作的重要性。读伤水的诗,脑海里萦绕着“大海的涛声”;林炳根的诗里,则是“铁的骨骼与脊梁”。祖籍安溪的伤水与固守乡土的林炳根,有着截然不同的 “诗歌精神原乡”,在语言的柔韧性与题材的宽阔度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小说天地

4  大南山/杨  

19  开在时间深处的水仙/蔡伟璇

26  鱼腥草/戴春兰

44  一只小香炉/林秀艺

51  颐养/张宏镕

 

世遗泉州

57  触摸市舶司的海丝时光/吴晓川

59  世遗之珠九日山/杨剑辉

61  旷世遗珠动歌吟——泉州二十二个世遗点组诗/王忠智

 

散文荟萃

63  藤  王(外一篇)/黄水成

66  北宋书法人物二题/张尔弓

70  一蓑烟雨任平生/李坚固

72  随笔四题/王  

77  囚  /林 肖

81  我对泡面的柔情/照日格图

84  文字在相识相知中——我与著名诗人江河的交往/(中国香港)徐国强

86  初尝村里泥与土——写在驻村满一周年/易 军

87  乐  /倪怡方

89  我与“福”之缘/范颜芳

 

诗歌在线

诗坛高地

91  唯有波浪不可辜负(组诗)/伤  

92  在桉树镇(组诗)/三色堇

93  中年心境(外二首)/周维强

94  一场通勤(外三首)/叶一格

刺桐诗坛

95  推开一个俗人内心(组诗)/黄丽蓉

96  青阳冶铁大发(外二首)/林炳根

97  你不曾真正认识一朵云(外二首)/陈燕萍

98  拧螺丝(外二首)/许静瑜

短诗一束

99  叶振瑜  夏  炜  王荣挺  赖翠伟

   徐建平  彭新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