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 (三)培训班种种
“起跑线”这个词,一度让成千上万的父母焦虑难安。
“起跑线”原是田径运动会径赛的一个专用名词,是为了让运动员同时从同一个起点起跑而划定的一条线,以彰显公平竞争。
将这个词汇借用到教育,大约起自于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她提出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本意是告诉家长: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认字、背诗、学英语,提倡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快乐的互动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健康的心智。
悲哀的是,在商品社会的大环境下,一切都可以被偷换概念,加以利用。教育掮客们充分利用了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和从众心理,肆意歪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本意,风起云涌地开办了各种类型的校外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变着花样罔顾教学大纲和孩子们的心智发育过程,肆意引进超编教材,以炫耀其所谓高超的教学水平。
一时间,这种教育机构遍地开花,门庭若市,蒙蔽了大批家长,使他们处于唯恐自己孩子落人之后的焦虑状态,从而不惜重金,趋之若鹜,下意识地往死里“折腾”自己,“折腾”孩子。
常识告诉我们,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人生也是跌宕起伏的,绝不像体育运动刹那间决定金牌银牌铜牌的归属。人生往往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人生输也不是输在起点,而是输在转折点。譬如,我们国家既往出现的那些神童们,不容置疑,他们有超众的智商,是赢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的,然而,他们后来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人事业有成,有人中途迷茫而知返,也有人中年落得“啃老、自私”之名,被人诟病。譬如,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原本是学医的,面对积弊甚深的社会,毅然弃医从文,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铸就了文学的辉煌。往远了说,世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没有高深的学历,但却用它卓越的伟大发明成果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可见,人生的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
客观地说,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或缺,行行出状元。“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刨冻雪抠备件的“工业战线的老英雄”孟泰、带领“娘子军”披星戴月开荒山的“农业劳模”申纪兰、“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耄耋之年仍坚持下田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十年如一日作“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镜,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的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他们不也是人中龙凤,也创造了人生的辉煌,而受到人民的敬仰?
实在地说,这些教育机构为了敛财,不仅戕害了孩子们的身体,妨害了孩子们的心智健康,而且有意无意地助长了“学而优则仕”陈腐思想的滋长,甚至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造成了生育率下降。
庆幸国家毅然决然取缔了这些无良教育机构。我们为这英明决策鼓与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