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重新理解了《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先是粗读了整本书,又读了第一章《计篇第一》,已经足以能够颠覆之前的价值观了。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觉得,读的书少,一无所知,早年背过的孙子兵法,早就忘记了。但是,今天重读华杉讲,心情也算比较平静了。
因为,也许这就是正在进步的路上。
【价值观一】:
《孙》并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打胜仗的书,看完华杉讲的,发现这其实是一本概率计算胜率的战书。
用“五事七计”算一下,自己胜算大约有多少,如果能赢,就打;赢不了,就等。
【价值观二】:
真正的战略,真正的胜战,往往平淡无奇,所以没太有故事,所以特别不容易传下来。
故大家都记住了三国有个诸葛亮,但是很少有人认识李牧。
孙子崇尚一战而胜,而不是百战百胜。
一战而胜,是亲民的,是现实的,是可以靠自我修养、自我学习、自我战胜去实现的。
而百战百胜,是虚的,是编造的,是忽略了失败的,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到的。
看懂孙子兵法的,也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往往历史的舞台上,那些电视剧拍的都是百战百胜,因为有故事有情节、吸引人;
但是往往最关键的制胜法宝,是每天不起眼的:自己的进步,勤恳的练功,不松懈的日日练兵……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点,用现代思维礼节,日本人领导的许多企业精髓,确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也都知道了,这叫工匠精神。
毕竟中国再过100年也许才能有松下、丰田这类企业。
2、处处有“五事”
五事:道、天、地、将、法。
反思自己现在的工作,也需要这五个方面的分析法。
渠道的工作是需要常常“下军令状”、“立战书”,否则繁琐的工作和不突出的业绩、再加上未拿到佣金,这些很容易葬送大家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领导人心里有五事,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上下同欲,每位兵将都心中有五事。
【道】:
有统一的目标,比如天悦开盘,渠道卖80套房子。
【天和地】:
天、地的分析,更是每天都要有。哪里摆展点,哪里效果最好,下雨的时候去哪,天晴的时候去哪,风大的时候去哪……这些分析,每天都不能停止;如果停止了,就离败仗不远了。
【将】:
将者,智信仁勇严。
这个顺序是一个人格排序。
不靠人,不成事。胜仗都是一个个士兵打出来的,将只是领导。所以,领导力强的人,先看人,再看事。
书里有段话是特别启发我:
“作为将领,是否身先士卒倒在其次,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计谋高超,指挥若定,而是分配公平,谁有什么功劳你都清楚,都能准确衡量赏罚,则个个放心,人人奋勇,都给你卖命。”
【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翻译成现代的三个重要管理指标:
组织架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
小到一个人,一个部门,大到一家公司、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离不开这三点。
为什么孙子兵法被现代管理学运用的那么多?
因为现代管理学,脱胎于军事管理。
管理,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活儿,几年来身入其中,原来不知其难,到现在知其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把这本书吃透,希望能够解答自己许多疑惑。
3、重新理解了赏罚
“赏罚熟明”。
赏罚是个大学问,之前怎么那么无知,最近刚刚调整了奖励机制,业绩明显增加,今日再读到这一条,才恍然大悟。
赏罚决定战斗力。
赏罚的关键:一是及时,二是恰当。
例如现在天悦渠道每到访一组意向客户,奖励20元,多吗?一点都不多。
但是,大家憋了半个月没有业绩,现在来了这个上不封顶的奖励,呼呼的业绩就上来了。
之前总是讲开盘奖励和每套成交拿佣金,还是太远了。
很多公司制度无法改变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去想办法变通,而不是坐以待毙。
4、松紧有度
“出门如见敌”。
领导者要随时注意团队,和团队中的人,一定要保持相对紧张的状态,一旦松懈,就要采取措施,再把发条紧一紧。
因为,松懈必定失败
渠道这个战场,每日的工作量大,容易松懈。
把人逼的没有喘息之际,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松紧有度,是现代管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