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摘录

(2013-01-03 11:37:28)
标签:

杂谈

分类: w书海撷贝

《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摘录

作者: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1 永恒的福祉和永恒的惩罚都只是一种情状的凝固,一种未完成的形式,而不是生命的真实形态。P16

2对于死亡的自身特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与它共存:当我们在时,死是不在的;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已经不在了。我们从来就不会经历“死”的状态。P18

3、不想正视的茫然和想正视却看不到任何东西的痛苦之间摇摆不定。这是一种多么让无奈的两难境地!P20

4、我试从中超脱,朝它们冷笑,麻痹自己不去思考,但是在短暂的休战之后,这些问题又义无反顾地杀了回来。幸好它们回来了!要是它们不回来,也就意味着“我终有一死”的观念只不过是被用来吓唬我,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死了。P24

5、又有谁能向我保证:今天被认为是正确的事物,明天一定不会遭到遗弃的命运呢?P27

6、理性是一种批判性的智力程序,我接受了一些东西南北,也抛弃了一些东西。理性首先试图将我纯粹个人化或主观的观点调和成一种更加客观或跨越主观的观点,一种任何另一个理性人都能当成事实接受的观点。理性的根本特征:普遍性。P28

7、我们一直视作正确的以至于从来都不假思索的东西则构成了我们的信念。P30

8、哪果我们犯错,也应该被理解成我们有可能正确,因为如果不存在正确对待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真理的可能性(尽管真理暂时还未被发现),那么也就不存在错误的可能性。P32

9、我们并不能认识纯粹的现实,而只能认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东西。当理性在虚空中思考上帝、灵魂、宇宙等绝对者时,就会陷入不可救药的矛盾之中。P33

10、人类不可能找到绝对真理,因为它是超越于每个人具体的思维的;它与活着不相容,因为它排除了所有个别的情境、机构、利益乃至探索的日期:绝对真理之所以不可能被发现,正因为它根本不构成一种视角。但是,我们理性上能够达到的全部真理都对应于某个视角这一点,非但未使它们的真理性失效,反而恰好表明它们是“人类的”真理。P35

11、每个人的意见并不是一座碉堡或城堡,供他们躲在里面寻找自我确证。“拥有”一个意见,不同于“拥有”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夺取的私有财产。P38

12、人非其所是,是其所非。——黑格尔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理论都在试图将我们从责任的重担中解脱出来,而独享自由。但是它们却忘记了:主体有实施某个行动的自由,却没有从相应的后果中脱身的自由。P100

13、智慧在于不执著,不为行为的胜利的果实或失败后果感到喜悦或忧伤:“你的职责就是行动,永远不必考虑结果;不要为结果而行动,也不要固执地不行动。”P114

14、人身上最自然的一点是:人从来就不是完全自然的。

当一个行为是惯常的或者被习惯的,我们就说它是“自然”的。

人们通常也会把那些以一种非预定的、冲动的方式表现出的行为称为“自然的”。P125

15、自然在总体是以一种最严格的中立和客观的方式运行的:大自然在各种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偏好,它以一种完全不偏不倚的方式摧毁着一些事物,又孕育着一些事物,它似乎对自己的任何作品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尊敬”。就像大海冷眼看着自己的一层波浪覆过另一层波浪,却从不试图特别保存其中的任何一层,大自然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生灵的。P131

16、“评价”恰恰意味着在不同的事物之间作出区分,偏好甲而不偏好乙,选择应该被保存的东西,因为它能够比其他事物提供更大的利益。P132

17、如果在自然的事物中有某种“超自然”的东西,那么其价值也是来自于这种附加的神性,而不是来自于其自身。P132

18、任何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的、有利的、一旦消失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P133

19、“是的,大自然很美。但是你不要对母牛太动情。它们就跟我们每个人一样。”P134

20、“技术”从来都不是一种偶然的、独一无二的行为,而是指一整套能够被传播、被学习、被复制的方式和规则,即某种有效的传统。P134

21、每一项发明都蕴含着新的发明的可能性和需要。每个满足了的欲望都会激发起千百个新欲望。

在经历了技术带给我们的宿醉之后,问题仍会凸显出来,即:为什么时候?走向哪里?还干什么?

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精神上的贵族拥有真正有效的艺术鉴赏力,而大众则只懂得欣赏技术上过度发展的传媒所提供的智慧的庸俗表象。P136

22、小孩试图抓住他母亲的眼神,不光是为了母亲喂他东西吃或者哄他,更是因为眼神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它肯定了他的存在。P142

23、我们只是在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层面上与社会合作,当我们认为合适的时候,我们就会从社会中脱离出来。

社会是虚幻的,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有个人。

他人就是地狱——天堂就是孤独或隔绝。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那种东西不能为他人所理解。P143

24、社会性在何种程度上不只是他人强加在我们独立性之上的包袱,而是我们人性的内在要求。

理性和独立的个人是社会在历史长河中进化的产物。P144

25、我们不仅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喜欢与我们的同伴相互亲近,我们还具有一种想要让自己被我们的同类认识和承认的天生倾向。只要在现实中是可能的,我们想象不出有哪种惩罚比被社会抛弃、完全不被社会一其他成员所理睬更加残酷。

最残酷的折磨并不是被他人铺天盖地的责备所席卷,而是不被其他人承认为人。P145

26、尽管设想出各种乌托邦的哲学家们的意图是美好的,但是少数人的创造一种预定的、没有瑕疵的和谐的梦想,一旦在历史被实现,总是会变成所有其他人的噩梦。P152

27、每个人的利益都有可能与其他人的利益相冲突,但却不会与整体的共同框架相冲突——个体正是从这种共同框架中获得意义的。

我们貌似极其个人化的利益“社会性”特征,最大的公共利益恰好是从各个无拘无束地寻求个人私利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在寻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得不与他人合作。

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表面上看起来不协调的东西,激励着共同生活的更好计划。P153

28、或许政治最突出的艺术就是掌握好鸡尾酒中各个成分的剂量,一方面要整合各种成分,另一方面又不能造成社会的“消化不良”。P154

29、人类的痛苦有三个来源:“大自然的绝对威严,我们身体的有朽性,以及我们处理家庭中、国家中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手段的不足。”——弗洛伊德《文化的不安》

哥德说的不无道理:“知道自己被爱,要比知道自己强大更为强大。”p157

30、幽默是一种寻找真正的“生命伙伴”的情感传递,它们 既能和我们共享生命中的喜悦,也能和我们共享千篇一律的日常秩序的无意义感所带来的悲哀。没有什么能比幽默感更具社会性,更能凝聚那么多的东西。

当我们发现一样美丽的东西时,我们首先会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能够与我们一同欣赏它的人。因为有了他或她的存在,我们自己也就能更好地享受美带给我们的愉悦。这p158

31、由美而产生的愉悦,是唯一真正无私和自由的东西。P165

32、艺术家尤其喜欢让大众心醉神迷的表象,而不是欣赏和促进这些表象背后的理性的真实。

幻想不真实的事物,要比研究真实、朴素、事物(比如几何学)不变的本质“有趣”得多。

“因为坏人是各种各样的,逗乐的和极端的,而好人则是平淡的,并且总是千篇一律。”于是伦理就让位于审美,消失于娱乐之中。

做好人好事的方式只有少数几种,而做坏人坏事的方式却有无数种。P170

33、艺术家既不能表现也不能颂扬好的东西,他们只能表现和颂扬邪恶的、新奇的和极端的东西,而真理则往往平淡、朴素和有限的。

艺术是诡辩术,其虚假的‘真实性’是美德的狡猾的敌人。P171

34、艺术当然不能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如果它能告诉我们做什么,那就沦为了道德的塑造性或叙述的分支,而是有力地激荡我们,升华我们,使我们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

美以及美使我们的心绪所达到的那种心境,对认识和道德信念是完全无关紧要的,是不会结出任何果实的。

美不提供任何具体的结果,不论是对知性还是对意志,它不实现任何个别的目的,不论是智力还得道德的。P172

35、真正的“游戏“开始于构建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指涉的符号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发展一套活动体系,这些活动各有相应的规范和戒律。P173

36、美既不让人喜欢,也不让人讨厌,而是让人为之驻足。——阿兰

只能那些让人不得不为之停留的东西,才真正是美的。P175

37、已经存在的过去时刻,和尚未来临的未来的时刻,似乎要比当下这一刻更容易把握,当下这一刻刚一来临便即刻消失,或者更确切地说,当我们想专注于当下这一刻的时候,它就已经消失了。我们看见当下这一刻来临来远去,但是我们却从来不曾见它停留。

时间是一匹很难驾驭的野马,当我们想专注于它的时候,它就会把我们甩下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向远方飞奔而去。P182

38、时间的流逝是因为事物发生了变化,或者事物身上又发生了别的事情。一个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的地方,也就无所谓“时间“的存在。P183

39、说得更准确些,三种时间是: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过去的情事于现在是记忆,现在的事情于现在是直觉,将来的事情于现在是等待。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具有现在的效果,因为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在之中。在现在中截去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企盼,就会使现在变得没有厚度,没有“内容”。

命运是一切事物自古就有的天然倾向,决定了每一件事物如何接续和伴随另一件事物,这种倾向是不可违反的。

没有任何不确定的东西,而只有我们事先不能预见它的无知。P187

40、人类有效的行动决心,而它只有在被我们付诸实践时(而不是之前)才能对现实产生影响。P188

41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只能对应于一个物体,而时间的每一瞬间则可以同时对应于所有的物体。P190

42、当我们在空间旅行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知道自己位于哪里,而在时间旅行中,我们在时间上则不能位于任何一个地方。因此,空间上总是有一个确定的地方,有一段确定的路程,让我们去跑完它。而时间则似乎并不是这样。时间并不是“在那里”,而是我们“携带”着它。

在空间中会出现不同的东西,但是只有在时间中才会出现根本不同的东西,也就真正的变化。p191

43所谓的“存在”,即现实存在的人,正是由转瞬即逝的“时间”构成的。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不朽的,那么时间的一切形式和测量方式都是无所谓的!我们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对时间完全不闻不问。

一旦有了时间性,也就意味着意识到我们向死亡的过渡,意味着向我们所爱的一切事物的终结和毁灭的过渡。因此,我们感到急迫,感动焦虑,感到忧郁,感到面临挑战------在我们终有一死的意义上,我们活得长还是活得短,并没有什么区别。

生命不会让我们无动于衷,因为它总是处于一种即将结束的状态:死亡的觊觎,能够使哪怕最平淡无味的时刻都有趣得让人心碎。

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隐藏着时间的毒汁,一点一滴地将我们腐蚀掉。

我们的衰老和死亡是“程序”般地被规定好了的。由于我们的身体时不时地会犯病,因此我们也就会经常性地感到恐惧,无论这种恐惧是模糊的、不具体的还是迫在眉睫的。这种恐惧是我们这种生物被拖向生命终结这一必然命运在时间意识上的反映。

正是由于身体的本性无时无刻不将我们赤裸裸地置于死亡的威胁之下,因此在历史上的每个时期,人们都怀有这样的理想,即我们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因而也是非时间的东西存在。这一种东西不会受伤,能在生命的所有能导致致命后果的过程中保持安然无恙。它没有广延,坚不可摧,在所有方面都不同于身体的特征------它是永不消逝的。

没有身体的人=灵魂,想要借此来逃避死亡的必然命运。这样一来,灵魂就把时间设想成一种只对身体起作用的东西,虽然灵魂是通过对身体的无止境的消耗来维持自身的。P193

44、许多哲学家,甚至包括一些大哲学家,都会得出一些永久性的结论,让人觉得他似乎是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的终极答案,但实际上,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从来都不可能,也应该被一个人的智慧“封闭”起来。我们感谢他们的贡献,但是我们不会盲从他们的教条。P201

45、对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重新进行思考和质疑。那么,我们是否从来就不可能得出任何明白无误的东西呢?也不尽然。我们还是有成果的,至少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引我们的疑问和信念。此外,谁不能学会在疑问中生活,谁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进行思考。P202

46、一件事物的“意义”,是它对另一件事物而不是对自身的意图。P203

47、社会是由千万个同舟共济者构成的纽带,它将每个自知终有一死的人联系起来,共同确证生命的存在。

如果死亡是遗忘,那么社会就是纪念死亡是最终的平等化,那么社会就是各种差异的开端;如果死亡是寂静和缺乏意义,那么社会的轴心就是将一切赋予意义的语言;如果死亡是完全的虚弱,那么社会就是寻找力量和能量;如果死亡是无知无觉,那么社会就是创造和增强各种感觉,就是各种感觉的充盈------p2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2012
后一篇:开车技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