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缘断了
(2009-11-16 13:44:32)
标签:
婚姻共性女方节目情感 |
她给我的第一封来信是在今年6月份,几千字的信里,读到的是她的焦虑、痛苦和恐惧。如很多痛苦女人的遭遇,她的老公出轨了。每天晚上11点多,她指导着小女儿做作业,女儿睡下了,她走出女儿的房门,看着空荡荡的客厅和卧室里现在只有她一个人睡的双人床,又留下了泪。她说她每天都以泪洗面,但是得在母亲、儿女和同事前强挺着,现在快崩溃了,她不想和他老公离婚,她还爱着他,怕给小女儿留下心理阴影,怕母亲担心,但是他老公半年内没有回过几次家,他一直回避和她沟通。她让我给些意见。
就这样断断续续过了6个月,到今天收到她的一封自信满满的信,她走了出来,她说“我每天都在努力的生活着工作着,并且时时感激并体会因为自己努力付出而所有的小小的收获,虽然说是小小的还是很快乐。我很清楚自己是很容易满足的小女人。”“现在想想,真傻,把幸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但是并不后悔爱这个人,因为纯纯的在心底只爱这个人也是一种幸福。更加重要的是:终于明白了幸福是自己给的不是别人可以施舍的。”
这几个月我看着她从痛苦到新生活的心里思路和生活的转变,我当时也为她担心,现在非常高兴她做到了这一点。我想这是我通过邮件做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在婚姻边缘上的人,很多人都在努力挽救婚姻,有的人是因为一方离心自己不甘心,有的人是因为一两岁的孩子……把这些放大到每个家庭中,这是他们的共性,也就是有的人说情感类节目总是第三者、吵架、钱这些事情,所以不爱看。其实一个家庭出了问题离不开这些共性的东西,但认识到了这些共性并不能解决问题,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同样是分手,这个女人可能是爱财势力,那个女人可能是爱耍小脾气,那个女人可能是爱耍小脾气而且一生气就闷好几天……林林总总,所以我们才有了“劝和”和“劝分”两种主张,所以对于我认为挣扎在婚姻边缘已经不可能再破镜重圆自己却看不清现状的人,我会有明确的主张。
而对于一些我认为问题可以解决的婚姻,我希望能通过节目点醒他们,这也是《现场》节目的一个价值所在。不过就像我常说的,我们其实是独立的第三方,我们给不了他们答案和结果,只能提供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
我在博客右边留了信箱,收到了很多信,有时间我都一一回复。当然很多事我也无能为力,就像上海的一对男女,女方31岁,男方小女方7岁,她妈妈死活不同意她们结合,即使她以死相逼都没用,她妈妈她的户口本和学历证都扣下来,还时常去她单位吵闹,她说她努力了三年才在公司有了今天的职位,她现在的男友很爱她很有上进心,她需要户口本,需要和他在一起,但现在都做不到,她问我怎么办,我能给她什么建议?我想,这是我做不到的。
至于网友在博客上的留言,他们的三言两语并不能呈现出全部事实,有的人出现了一次就再没出现过,不过我尽量会给他们一个参考,对于网上的问询,其实我对我的回答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能看透他的问题所在,让他按自己给的参考走;一方面我无法确信我看透他所描述的东西,希望他走自己的路。就像《现场》节目不接受电话咨询,一旦确定做某个节目会有编导去当事人当地采访双方和周边的人,也是有“看不透”这个考虑。
今天先写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和爱会感染身边的人,希望窗外的阳光会照耀在每个人的身上。其实不用希望,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