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我亲爱的“镜子们”

(2009-07-02 18:51:56)
标签:

节目

镜子

语态

观众

嘉宾

杂谈

感谢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对《现场》节目的关注。《现场》升级之前,想到了有些朋友要拍砖,所以写博文请大家多提建议,没想到的是意见这么大。到今天,升级后的节目播3期了,我再上来说说。

 

关于《现场》节目升级,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被别人逼着走,可能就没有改变的动力了,恰恰是自己求变,才可能继续前进,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考量,从6月29日开始,我们升级了。升级之后,听到的多数是批评,这在我意料之内,但是我仍然决定坚持下去,是我很执拗的认为,节目组和我本人都需要再一次提升,不能在过往的轨道上再滑下去了。

 

我觉得升级后的《现场》的状态是“在路上”,为什么《现场》刚刚诞生就很容易让观众接受,关注甚至喜欢?那是有4年的积累,是成熟的节目形式,而现在的批评之声,就好像4年之前我做的节目形式受众多批评质疑一般。这样来看,习惯是一个微妙的词,习惯了,由不认同慢慢变得认同;习惯了,有变化时,又变得不认同。今天的《现场》就处在有变化时。我现在压力巨大,其实完全可以不变,何必自己找罪受。但是不变的话,永远只能停留在现在这样一个位置,这有违我的意愿。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清零,把一成不变的东西抹掉再去找更好的。而之所以说“在路上”,就像大家提到的这样,毛病多多,我每看一期,也都会发现不少问题,但是,我深信,它一定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

 

大家争议特别大的是嘉宾环节,今后都不启用嘉宾了吗?答案可能让你失望,我现在也不清楚以后有还是没有,但是我深信,我一贯做节目的理念和思路,不管怎么升级,只会留好的,只要是好的,就会有。

 

希望大家继续提意见,我们听到的越多,越能推动我们前进。说到这里,我想到我前些日子下定决心给《现场》升级,给编导们开会时问他们,现在大家听到的全是表扬,这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我们的节目越来越成熟了,也有人说节目定位符合大多数观众的需求。我的答案是:我们衰老了,只有老人,人们给予的才总是赞扬。而回首我们的成长经历,越是年轻的时候,批评越多,那么愿意做天天被观众哄着的老人,还是要永葆青春?做节目最怕自娱自乐,看过升级后的这几个片子,我们在自娱自乐吗?答案肯定是:没有!我们欠缺的是如何将我们所想的,很好的想法变成节目呈现的技术手段和制作能力,而不是我们的自我享受。

 

其实还有特别多的话想说,但是我想,还是看节目吧,我深信,升级后的《现场》,一定会在大家的支持下越来越生机勃发,在此特别感谢“凝烟3374”朋友,我认为你提出的“说教”问题一语中的,我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会调整我的话语风格和语态,特别希望像你这样的朋友继续关注我,也特别感谢“后知后觉”以及《现场》升级后给予批评的朋友,因为你们是我的一面镜子,因为有你们在,我深信,我们在路上的时间会变得很短。

 

搁笔之际,想说一下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下周的特别策划,还是这个形态,但请我亲爱的镜子们再跟着看一看。现在先留个悬念,那时咱们再来聊。又到了周末录节目的“高峰期”,做节目没有挑战的话,就离下坡不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