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嘉宾当事者节目聂卫平杂谈 |
今天看《半岛晨报》采访聂卫平,说了这么一段趣事:聂卫平酷爱玩网络游戏,曾经和联众老总鲍岳桥抱怨断线和对手耍赖,联众网就给了这位棋圣以特别待遇,等老聂上网后即开始实行监控,保证他玩游戏正常运行。但没多久,他们就发现,这监控根本就没法完成。只见聂卫平一会儿下围棋,一会儿下国际象棋,一会儿开始拱猪,一会儿开始打桥牌,动作比常人快几倍,一个晚上,换了若干房间,监控的追得气喘吁吁,还经常追不上,必须得从头查起。忍无可忍之下,他们“愤怒”了:“老聂动作实在太快了!想玩的东西也太多了,累死也追不上,他要掉线就掉线吧!”
看完不觉莞尔,又想起他在《艺术人生》瞌睡的照片,和朱军尴尬叫醒他的场景,心里真是佩服老聂的真性情,60岁的人了,看得开,随性,该玩玩儿,该睡睡,哪管你是央视还是其他会议,困了就睡,毕竟身体要紧。
从老聂提供的当天日程表,可见他是真的困了,而不是感觉节目无聊,至于其后炮轰央视节目“糊弄老外”,估计是被媒体把自己拿来撑版面惹的不高兴了,也真可以理解,岁数摆在那里,又有什么可在乎的。
朱军以前在做节目时可能没有遇到过这种“非常事件”,表露出了窘态,这真是一个两难选择,不叫醒吧,观众不乐意,但不代表不乐,很多人笑出了声;叫醒吧,好像又提醒大家老聂睡着了,如同在课堂上,一个同学困了打起了呼噜,老师喊醒他一样,必定引起一堂哄笑。
朱军选择了后者,如果是我,我也选择后者,这种尴尬事,让观众们笑一声远比笑一阵好得多。
在录制《现场》节目时,也有人会瞌睡,不过不是嘉宾和当事人,当事人在感情冲突当中,睡着了忒显得没心没肺;嘉宾只最后出场,矛盾往往在他们口中解决,任谁也会打起精神来。
现场的观众是最累的,录制一期节目,呈现在电视上才短短几十分钟,而在录制现场,往往需要3-4个小时,要让当事者详细叙述故事,要让嘉宾仔细帮他们梳理、给他们提意见和指引,观众会很疲惫,有的坚持不住打起盹来,如果这时编导看见了,会提醒一下,没看见的话,只能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剪掉了,免得闹出笑话。
我是很理解这种尴尬事的,做节目尽可能以嘉宾和当事者的便利为主,做节目有时候是折磨人的,既折磨自己,又折磨嘉宾,尽可能让嘉宾们舒服些,应该是对节目组的要求,嘉宾状态好,节目也才会出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