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是给谁看的?
(2009-06-09 17:24:36)
标签:
电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受众罗京中国杂谈 |
中央电视台在酝酿对《新闻联播》新一轮的大变脸,很多抱者“现在的《新闻联播》就是几个表情呆若木鸡的播音员对着镜头背《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没意思透了!”这种观点的人充满期待。也有好事者隔岸观火——“一个说谎说习惯了的人,突然有天不让他说谎了,难度挺大的!”建议者也不乏:“《新闻联播》应该稍微像《凤凰卫视》的风格靠拢一下。”
网络就这点不好,言论不过脑子就可以发布出去,反正看不到别人鄙视你无知的表情,又恰恰这样的人多了,假如第一个在骂人,便在风起处,跟风下去,转眼就煽动起来,逮谁骂谁,不骂就显不得你个性,毫不知你把别人当傻子,你可能连傻子都不如。
发泄一下,是因为罗京这么优秀的播音员,去世了,惋惜都来不及,偏偏有人心肠冷,还在那里说这说那。
罗京是《新闻联播》的一个符号。《新闻联播》在这关头,要“变脸”,这是好事,怎么变,那是人家的事,但应该知道,《新闻联播》是给谁看的,不知道这个,总有跟风的聒噪下去。
一个普遍的常识是,每档电视节目都有他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节目定位的受众是中年人,你一个还没到18岁的人来看,对节目来说纯属多余,为收视率做了贡献,人家也没必要谢你,看后还非要发表两声一知半解的观点,更是讨骂。显然,《新闻联播》虽然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喉舌,但作为一档节目,也不是给每个人看的。
那么,他是给谁看的?
1、决策者。包括各级政府。可以领会中央精神,可以互相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可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包括企业家。我和一位国内非常有名的企业家谈到电视时,他说有两档节目每天必看:一是《新闻联播》,可以观察政府政策动向,帮助企业做决策;二是《今日说法》,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2、外国人。《新闻联播》是外国人(外国政府、普通人)了解中国的最有价值的窗口。先不谈《新闻联播》说不说谎,只说你愿不愿意你的邻居知道你家的一些私事或者丑事?一国,一家,道理相通。
3、农民和工人。社会和谐哪个群体最重要?工人和农民。《新闻联播》长期一以贯之的是农民和工人的内容占据分量很重。没有工农,就没有国之基础。不爱看《新闻联播》又多聒噪的人,往往不是工人和农民。
那么,他不是给谁看的?显然,他不是给白领看的,不是给年轻时尚的人看的,不是给愤青看的,看不顺眼?您还是看其他的比如《第一时间》、《有报天天读》吧,现在新闻节目那么多,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节目。
话说回来,《新闻联播》如果“变脸”的话,怎么变会更好些?我想,在中国的新闻语境下,让《新闻联播》变得适合绝大多数人口味,是不现实的,非常不现实。我期待的是:多报道些时下热点社会事件,尤其是民生情绪与政府冲突的事件,比如,邓玉娇事件,瓮安事件,宝马撞人事件……这种事件民心得不到安抚,往往导致的是对政府信心的丧失。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现在“流行”骂政府,哪里出了个事,人们立刻神经紧绷,马上想到的是又是官员腐败了、不作为了、不关心民生了……长此下去,后果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