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拟为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如何可行可信
(2008-08-27 10:02:12)
标签:
医德医务人员档案医务代表山西 |
据《山西晚报》报道:近日,山西省卫生厅拟定的《关于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讨论稿)中提出,该省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对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每一位医务人员设立“医德档案”,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水平。我们不能说这个讨论稿的动机不可谓不良善,但是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可行、可信以至于能有效,却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这铁定将会是又一次文件旅行,没有实际意义。医德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怎么能够建立起档案呢?
首先是口碑,众口相传的医德高尚,由患者自发传播而形成,即便是收受红包之类,往往也形成较稳定的江湖规矩。任何人都可以反对这个陋习,但是现实确实存在,而且终究会存续下去,这并非由医生单方所能改变,终极原因当然是一个人的病痛甚至超过了他其他所有的感知,但是医疗体系并没有给患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其次,那些职业伦理的学习之类的务虚也毋需再搞进档案之中,作为医务人员从上学前的理想到就学时的被教导,再到实习和上岗,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次的精神洗礼,要么坚持要么麻木,不在于这样的再学习,根据经验来判断不过是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
第三,病人或医务代表的投诉问题,更是个囚徒困境下的悖论难题。让贿赂过医务人员的人,再去举报,这本身就是在强人所难。彼此都有罪,何必为难自己呢?除非是收了钱不做事,或者活做得不够漂亮,再或者就是态度恶劣,但我想医务人员本来就身居强势地位,拥有着各种专业资源,人情世故练达者为多数,那么“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的情况为何能够查证以及真正搞进档案中呢?
医患关系太过特殊,尤其是远远没有建立起全民医疗体系的时候,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患者也感受不到温暖。既然国务院及卫生部都承认医改失败,那么就做点有用的方案,然后执行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