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虎招了,媒体耻辱依旧
(2008-07-04 09:53:11)
标签:
杂谈 |
周老虎终于全招了,抗下了所有的罪责,貌似是一桩超级精彩的行为艺术。这个事件,从开始到尚未结束的过程,媒体不但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而且推波助澜,切切实实的表现了反智倾向。
1、追风。周正龙一拿出虎照,全部蜂拥而上,然后有网友质疑,又群起攻之。没有细密的考证,不见理性的判断,裹挟着民意,得意洋洋的展示无所不在,但就是不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真相。媒体的基本存在价值是坚持良知、守卫真相,但是那么多与周正龙面对面的记者都被牵着鼻子走,或者乐于被误导。这便是赤裸裸的炒作心态,在造奇迹的同时满足周正龙的叙说欲望和读者的偷窥欲望,周正龙便被媒体制造成可疑的英雄和实质的小丑,然而对于事实,媒体并不曾提供。
2、跟风。到过现场的媒体非常多,吃过周正龙饭的不下几百个,听周正龙胡扯的记者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做出来的所谓新闻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独家深入的调查,我们见不到,尤其是没有在那个著名的“虎迹”山林做模拟实验的,更无进入深山实际调查的,也没有人去广泛的接触当地居民和干部,道听途说再加上不充满想象力的报道,真相如何能够体现?绝大多数媒体都在较真于虎照的技术分析,却不能釜底抽薪,根本原因在于跟风是最保险的,也是成本最低的,低质量的报道有何作用?读者一头雾水的看着免费的表演,莫衷一是的吵嚷,浪费无数的感情和精力,最后得到的不过是拙劣的骗局,但是媒体不亦乐乎的人云亦云是绝对耻辱的表现。
3、态度。媒体本有自己的专业态度,不应该介入事件本身或者距离当事人过近,这个过近指的是诱导式发问、许诺某些好处,一窝蜂的礼赞、再大喘气的落井下石,就是揭露不出真相。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件,因为被虚构的主人公是“老虎”就令无数的媒体以最大的力量来报道,只能自证炒作的心态,捞取经济利益,当媒体首先把自我定位于经营企业,离事实的本质也就越发遥远。
周老虎将为他的诈骗而承担牢狱之灾,媒体却继续追逐热点。时间永在流逝,热点不时而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