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位河南的陆先生因为再也无法忍受二十年来幻肢痛带来的痛苦,通过网络来到了我们医院。陆先生的疼痛部位主要在截除肢体远端,并常与残肢痛同时存在,他是在截肢后的2月出现疼痛的。一般病例的疼痛呈逐渐减轻的趋势,术后1~2年内有可能最终消失,但据医学观察,也有44%的病例在30年间疼痛并未减轻。不幸的是,陆先生成为了这44%病例中的一员。陆先生描述说:“我的这种疼痛多是阵发性出现,常常在夜间或者寂静时发作,情绪兴奋、疲劳、疾病或是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会加剧我的疼痛。”我们检查时发现,陆先生的肢体断端有神经瘤和瘢痕硬结,局部皮肤极为敏感,轻触即可引起放射性幻肢痛。
幻肢痛是主观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依然存在,并有剧烈疼痛的幻觉现象。在全部截肢术后病例中有90%~95%的患者出现幻觉,这种感觉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如压迫感、痒或不舒服的强直感等等。迄今为止,对该症的病理机制的认识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末梢刺激学说和中枢神经学说。前者主要是指来自断端神经瘤的刺激传至中枢而产生幻觉和幻肢痛。后者即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是一种心理作用,就是长年累月来自末梢的感觉已在脑皮质形成体象,其中一部分突然消失,但体象并不从中枢消失。
幻肢痛的机制和治疗都比较复杂,与癌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并被称为疼痛专业的三大顽症。因此,依靠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治愈疼痛。主要的治疗方法有:
一、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降钙素对幻肢痛患者有效,或服用卡马西平、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对长期、持续性的幻肢痛有较好效果。
二、局部痛点阻滞术
当残端部有知觉过敏和压痛点存在时,在此处使用局麻剂浸润可减轻疼痛,特别是对于幻肢痛、截肢痛的早期疼痛和病程较短的疼痛有较好疗效,一般采用反复阻滞的方法,可能治愈。
三、体神经阻滞术
对于幻肢痛、截肢痛剧烈而严重者,可行相应的体神经阻滞。一般上肢采用臂丛阻滞,下肢采用坐骨神经阻滞或腰丛阻滞,尤其是在相应的椎间孔阻滞脊神经根,效果明显。
四、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对出现反射性萎缩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截肢残端烧灼痛,伴有血管运动障碍和发汗障碍,适宜施行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五、断端探查手术
当采用神经阻滞术效果不佳时,可酌情实施断端探查手术。对重症幻肢痛患者一般考虑脊髓前外侧索切断术或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前须实行分段椎管麻醉判定疼痛与哪节神经有关。
六、心理治疗
临床见到的幻肢痛患者多数伴有心理障碍,陆先生刚入院时表现出忧郁、寡言、失眠、多疑多虑等症状,并伴有多汗、四肢皮肤湿冷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幻肢痛所引起的疼痛既是躯体疾患的症状,又是心理疾病的反映,两者相互作用又相互转化。目前比较专业化的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普通心理疗法,即会谈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法和认知疗法;催眠与暗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及心理护理等心理治疗法等。
通过在疼痛科一个月的住院治疗,陆先生的幻肢痛明显减轻了,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前些日子他又来院复查,精神状况明显不同往日,他高兴地说:“我不再那么疼了,觉得自己一下轻松了!”在此祝福他能早日远离疼痛,这也是我们疼痛科所有大夫的心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