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儒道之争》

(2008-12-22 15:04:18)
标签:

易中天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儒道之争

文化

分类: 我的日记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儒道之争》的笔记

 

儒道之争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古今之争

孔子主张回到周,墨子主张回到大禹,道家主张回到远古!真正不主张回到过去的是法家,法家是主张面向未来的。

道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而让民间自己治理)

 

2.道德之争:道家理想,儒家现实;道家取道,儒家保德;道家大气,儒家实在。

道家:道无为而德有为(道是规律,德是方式;道是远古,德是近古;道是理想,德是现实。也就是:道家认为规律高于方式;远古好于近古;理想优于现实,所以道家取道不取德,取无为不取有为。)

儒家:保德以求道。

道家大气: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里爽是无味的意思)。因为这些都是小美,大美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器免成。

儒家实在:退而求其次。我们做不到最好,那我们就做到最不坏吧!

易先生:做人学道家,做事学儒家。

 

3.天人之争

道家:天道无为

儒家:人道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责任感)

 

总结:

道家:无为而无求  道家无求同于道

儒家:有为而无求  儒家无求得于德

墨家:有为而有求  墨家有求求于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