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莓
“路畔山沿丛棘中,未曾斗艳竞春风。
几人识得修成后,一点娇羞夺目红。”
午后闲来无事,先生建议去山间野地走走看看。一路上,看到路旁的石壁上,山崖边到处是一丛丛荆棘,丛棘中布满星星点点的红,那就是野生树莓。小时候只知道家乡的方言称其为“刺公公”。野生树莓,又名覆盆子,据《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有益肾脏……补肚明目之功效。
野树莓浑身长刺,在山间野地里无拘无束地生长,宛如一位冷若冰霜的绝代佳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最馋嘴的飞鸟禽畜都不敢靠近它们。野树莓带刺的枝丫上挂满一颗颗鲜红美艳的果子,像是少女红润的嘴唇,娇艳欲滴;也像是镶嵌在旷野里的无数红宝石,鲜艳夺目。
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总会与小伙伴上山去摘野生树莓。小伙伴们发现一株野树莓便蜂拥而上,摘下一颗就径直往嘴里送。野树莓酸酸甜甜的,放入口中,似乎用不着咀嚼,就能溶化,味道好极了。那算是物质匮乏年代孩子们最好的水果了。小伙伴们边走边摘边吃,从山上下来时两手却依然是空空落落的,采摘的树莓全装肚里了。
后来,我去镇里上中学了,一周或两周甚至一个月才回家一趟,就再没有上山摘过野树莓了。
有一个周末与同学结伴从学校徒步回家,发现路边的石壁上有一丛野树莓,可能是位置较为隐蔽或石壁较陡峭的缘故吧,野树莓不曾被人摘了去。我俩大喜过望,放下书包就去摘树莓,可是未等我们够得着红得诱人的树莓,只听得咕咚一声响,书包滚下石壁落入下面滚滚的河流之中。湍急的水流载着书包时沉时浮,眼看越去越远,浮浮沉沉,沉沉浮浮的书包要被吞没了。慌乱中抓起长柄雨伞追赶急流中的书包去,幸运的是伞柄勾住了书包带子捞上来了,可书全湿透了,只好用网兜装着拎回家去……树莓自然无心再摘了。
今天又见野树莓,又采摘野树莓,虽不像儿时那样边摘边尝,但那红红的、香香的、甜甜的汁液,早已使唇齿生香了。
野树莓,永不褪色的童年记忆,那么绵长,那么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