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场竞争:大学生如何扬长避短
(2008-07-13 19:53:07)
标签:
爱在中国行校园 |
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类 |
案例二:在今年11月初的深圳某公司校园招聘会上,小陈在众多高学历竞争对手中最终脱颖而出,他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面试情景。面试时,每10个应聘者组成一个团队,讨论一个具体案例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没等其他9个陌生的竞争对手说话,小陈第一个站出来发言:“我建议,咱们10人分成两个小组讨论,然后集中两个小组的意见,最后留5分钟总结。”小陈的理由很简单:一是从实际出发,如果每人都随意发言,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二是从理论出发,这家公司素来喜欢有领导才能的应聘者。小陈在面试中的出色表现让主考官十分满意。 有能力并不代表要时时处处张扬。在应聘中,小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面试不妨“看人下菜碟”,在不同的场合,要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比如,有的公司喜欢应聘者主动,喜欢应聘者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可有的公司不喜欢这一套。制胜之道,简单而不易操作。
原因何在?这正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专家指出,如果能够在面试中,抓住时机展示自己契合特定岗位的优势,职场的命运便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般来讲,大学生在职场上的劣势主要有:工作历史空缺、毕业生初出校门、工作经历太少、学历太低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有人可能在潜意识里想到要在简历中做假,想当然地“修饰”自己的简历,这是千万要不得的,因为“假的永远真不了”,而假的一旦被识破,依靠蒙骗而获得的“真”也将不复存在。明智的做法是对你的简历进行科学取舍,适当突出重点合理扬弃,这样,既可使你的简历更加吸引人,同时又保持了真实性。
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因为与社会实际接触得少,尚未经历过谋职的挫折,往往自我感觉都比较好。殊不知,用人单位并不一定乐于认同,很多老板更喜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为此,刚毕业的学生们将在求职中与那些有相同学历但是有更多工作经历的人竞争。而因为你没有相关职业的丰富工作经历,这是你的欠缺所在,所以你应该尽力扬你所长以盖所短,重点强调你最近几年所受的教育和培训情况,包括那些与应聘工作最有直接关系的特别的课程或活动。其中,实习工作应作为相应的工作经验来写,因为这期间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与许多工作相似,它们往往需要实习者自主完成多项任务。此外,如果你在校时早已学过许多与你应聘工作有直接关联的事物,则有必要在技术栏目中体现出来,如果你熟悉某一领域最新的趋势与技术,也应毫不谦虚地写出来,以提升你的人才价值。当然,如果你有其他行业的工作技巧也不要省略,这些虽然与应聘工作关系不大或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工作经验同样可用于转移支持你的能力,这至少能够证明你有学习、研究并尽快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
年轻,工作经历短。每个人都有成熟的时候,同样,每个成熟的人也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人缺少工作经历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却难于被所有的雇主认同,因为有很多雇主更喜欢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雇员的眼前效能,他们希望雇用一些有更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这些人的眼里,太年轻、工作经历短就成了弱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在求职简历中更多地强调自己的优势,以引起招聘者的重视。如:你虽工作时间不长,但你可以着重强调你的可适应的技术,来弥补所欠缺的工作经验;你可以在简历的工作技能部分强调你的勤奋苦干,能迅速掌握新技能;对于单身的男性求职者来说,你还可表明你愿意接受困难条件以增加工作经验,或愿意在周末或晚上值班,或主动承担出差或外派。这样,当你充分展示了你的优势之后,年龄和工作经历上的劣势将被冲淡,聪明的雇主通过利弊权衡之后,很可能会对你网开一面,使你得到获取工作的机会。
本科毕业生往往在学历上输于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多时候在这一关就被卡住了。根本就没有进入面试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或者有时候我们的专业不对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看一个例子:
小朱所读专业是中文,但他的志趣却是广告创意人员。在前不久广州的一场招聘会上,他相中了一家传播公司,但对方只招聘营销员,并限定了市场营销这一专业要求。小朱决定主动出击。轮到他面试时,他并没有先递上简历,而是简单地作了个自我介绍:“我毕业于汕头大学,精通计算机,对设计、编排等也很熟悉;另外,我每年暑期都在外地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实习,并用挣来的钱交学费。”招聘人员一听,对小朱很感兴趣,便要求看他的简历。但小朱仍然没有递上自己的简历,而是询问:“我发现贵公司要招聘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想知道,贵公司看中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哪方面的特质?”招聘人员告诉他,因为公司要扩大业务,所以需要能开拓市场的学生,他们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比较专业。小朱当即反应:“我的开拓能力很强,对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非常熟悉。”招聘人员再次提出要看小朱的简历时,他才告诉对方:“我们学校没有市场营销专业,我是学中文的,但市场营销课,我得了96分。”三天后,小朱拿到了复试通知书。
这就要求应届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的教育和经验部分慎重行文,扬长避短。如果你具备应聘工作所要求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条件,但却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者专业不对口,最聪明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只列出你曾经受到过的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以及受训后取得的成绩和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的实绩,而故意不表明你是否具备或不具备相关的学历和学位。这样做既无不诚实之嫌,又可以避免了你在审查个人简历这第一关便被一票否决。如果你能顺利通过初审,在面试中一旦被招聘人员认可,他们将会忽略你的学历而认同你的能力,甚至或许会帮助你向老板申请破格录用。
以上是我的一点总结,不是很完善。总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别人不具备同时自己没太注意的特长。所谓的优势与劣势都是相对的,只要我们能够全面周到地考虑、认识到自己可能被招聘者看作的劣势,并用自己的优势条件来加以弥补,同样也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