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的一首论诗绝句

标签:
刘墉书法浓墨宰相错谬 |
分类: 教学资料 |
微信版http://mp.weixin.qq.com/s/y7AGYoG1Aywcj0yEmOpjgw
元旦时,学校举行了师生书画展。到现在,半月有余,展品还没完全撤走。每天从一楼大厅的拐角处经过,总会看到这幅书法作品。今天忽心血来潮,仔细瞅了几眼,生发了一些疑问和思考。
http://s10/mw690/001wFTf9zy7hwdsXnPr99&690
这几句诗学生题作是黄庭坚的,
首句中的“苏黄”指的是苏东坡和黄庭坚,黄庭坚也称自己苏黄吗?
第二句“姑射风姿”以为写的是姑射山风景,难道黄庭坚来过我临汾姑射山旅游?再一想,人家不过是用典。《庄子-逍遥游》云: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三四句“笔软墨丰”显然是写书法的,不过黄庭坚会自夸说自己“笔软墨丰皆入妙”吗?达到了“无穷机轴出清新”的境界吗?
于是百度,有人引用了这首诗,说是清代刘墉的论诗绝句。刘墉是谁?宰相刘罗锅是也。网上的介绍说:
刘墉(1719-1805)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原来如此,“笔软墨丰”原来也是夫子自道。
又有介绍说刘墉有《石庵诗集》,不过网上没找到。好在国学大师网上找到了《刘文清公遗集》,据书后的记载,是刘墉从孙(兄弟的孙子)整理付梓的。先在目录里找相关的,再去集子里找,终于找到了。题作《学书偶成三十首用元遗山论诗绝句韵》,元遗山即元好问,金代文学家,我们熟悉的两句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便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雁丘词》。他有《论诗》绝句30首,其第26首云: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刘墉此诗用的就是这首的韵,也是第26首。请看图:
http://s10/mw690/001wFTf9zy7hwdwEYIh49&690
http://s8/mw690/001wFTf9zy7hwdxJQH5c7&690
与网间流行的略有文字差异,第二句作:姑射丰姿不惹尘。
《学书偶成三十首用元遗山论诗绝句韵》
其二六
刘墉
苏黄佳气本天真,
姑射丰姿不惹尘。
笔软墨丰皆入妙,
无穷机轴出清新。
略作翻译:
苏黄的书法有一股美好清雅的气息,那是本于天真,就像姑射山上的神人一样风姿绰约,不惹纤尘。其用笔无论软或硬,用墨无论淡或浓,都能进入精妙的境地,含有无穷的风采,呈现出一种清新的风格。
这幅书法作品落款写的高书怡,我不认识,于是在学校群里问了一下,知道她今年高一,便请她的语文老师转达我的纠错意见:字写得挺好,可惜在诗作出处上出了点小问题。书如其名堪怡人,学识犹待勤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