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生、老、病、死,苦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也是生命中一件实事,一桩工作。
它解释了我们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苦难都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相信命运,也要相信自己......
http://s13/mw690/5361e5d0xd2fc16da1afe&690插图来自网络
http://s8/mw690/5361e5d0gd302e7853257&690
原创:程前
谁能相信被火车撞倒,压入车底还能死里逃生?谁又能相信逃生以后给他带来的痛苦,确让我们没有听到“生不如死”的声音?读谈斌先生的散文《小屋人生》,你就会发现在一切痛苦面前他是那样的从容面对。
我读过不少作者写自己人生坎坷的文章,他们或以自传、小传;或借物、触景来叙述自己过去人生的不幸或者坎坷,证明自己不同凡响的过去不是“一帆风顺”的。假如是-----他们也用不着煞费苦心的去写作,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意外地踏上作家的路,因祸得了福,因苦变了甜。
谈斌先生的散文以抒情的方式诉说着他昨天的故事,文中没有“无病呻吟”的文字。他突出描写了他在工作中被火车撞倒,奇迹生还的过程。让人惊讶的是,他轻轻的叙述着过去的故事,把读者带进故事里,感受着主人公的命运。他突出的表现了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让人吃惊地是他把发生、发展的命运也同样看待是一个过程。难以承受的过程、残酷的过程颇具启发性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写道:“人生就是这样,谁都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坎坎坷坷,要相信一切都是过程,走过生死场,人生过得滋味就不同凡响。面对现实吧,生、老、病、死,苦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也是生命中一件实事,一桩工作。”
这是他遭遇灾难后,第一次清醒后妻子在病榻前开导他。是爱的力量毫不动摇,也是爱的力量鼓舞着他,让他挺过一道又一道生死关口,也让他清醒的意识到爱能够浇灌他贫瘠的心田。于是作者想到他和妻相爱的小屋,在充满爱意的小屋里,作者巧妙的布局,在感化别人的同时蕴藏着启迪。像一副苦药饮来苦涩,恰利于病,使那些正在受挫折和磨难的人从中领悟到自己的人生还蕴藏着无可估量的价值。人,不能痛定思痛,人应该坚强不屈,勇敢的活着,才能品尝到人生的正直滋味。我们仿佛听到这样的呼声、这样的感慨!
作者扣住小屋来展开自己不同寻常的人生,以清新而形象的文字勾勒出一幅沧海桑田的人生画卷,巧妙的抒情手法托出了主人的心态与小屋的瓜葛。这种难以分割的情感,使作品鲜活起来,人物有情有意;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这些与文有关的文字,我是说作者本人的艺术技巧已经达到了相当功力,从这个角度上,对他是来之不易的。
在灾难降临到一个人头上时,爱情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也可以毁灭人。在人生中影响重要。我们生活中缺少的正是他们那种患难与共的爱情恋歌。
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他们的爱情;“认识凤,正是在这个小屋......却见旮旯里有两只翘起的羊角辫,我就走过,把辫子画在墙上。......墙上的羊角辫虽然不见了,可在我的记忆这个事物珍藏所里留下了永恒的甜蜜,这大概是那次无意之中,我把凤画进了心里吧。
这是他们的初恋,一个孩童时候的小细节就这样让我们过目不忘。可是,后来的生活在他的笔下让我们看了更加心酸,也正是这样的细节突出了他们坚贞的爱情。“有一次我外出治病回来,已是傍晚时分,走着走着,从小屋里漏出灯光下,隐约可见坡道上一辆拉烧的车子正在吃力地向前挪动,车后一个煤涂得像包公样的小男孩,正低头推着车。”
《小屋人生》通过小屋里发生的系列事件来启发人类的关爱,通过外因(妻)推动内因的作用(我),使一个完全绝望的人能够站立起来。说明了人在一定的环境下是可以产生奇迹的。《小屋人生》证明了这一点,在生命缩短中,能够看“生命之树愈来愈绿”的希望。
相信一切都是过程,总比相信命运盲从、消极中好。在意志薄弱者面前,怎样战胜自我、解脱自我,内因和外因是一个很好的结合,作者淋漓尽致的展现自己过去的一生,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我虽然没有接触过作者,从他的《小屋人生》中接触到了他。但愿谈斌先生写出更多更好地作品。(本文有删节)
http://s8/mw690/5361e5d0gd302e5316737&690
(这是我1995年看过一篇散文所感悟出来的文字,今天读起来,仍然有一定的启示。这篇文章已刊发于铁路一家刊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