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R与飞行
(2009-09-23 14:29:51)
标签:
跑道视程能见度目视飞行郊区杂谈 |
分类: 航空百科 |
主导能见度:是指观测点周围一半或以上的视野范围内都能达到的最大能见 距离,这些范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观测员用眼睛目测测的)。
一般来说,RVR是指从航空器的接地地点看到的能见距离。但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到跑道中间去观测的,这就应当选择一个能代替接地地点的位置,使测量出的能见距离尽可能和在接地地点测量的一致。国际民航组织建议这个位置应当是在跑道一侧离跑道中心线不超过120米但不小于66米,距离跑道入口端内侧300米。
跑道视程的主要用途是向飞行员、空中交通服务部门和其他航空用户提供在低能见度期间有关跑道能见度条件的信息。在许多地方,无论是由于雾还是诸如雨、雪或沙尘暴等引起的低能见度,尤其是天气条件处于机场特定的最低运行标准上下时,需要用RVR来评估天气情况,要注意的是,在任何低能见度的情况下,RVR值取代了能见度值,因为在精密进近情况下,如果正在使用的跑道RVR值低于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时,通常不允许进场着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RVR有时比其定义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许多飞行员往往把RVR用来作为在最后着陆、平飞、接地、滑跑期间所期望得到的视觉指示。这样,飞行员将RVR假想成一种可提供全方位视觉指示的数据。但是,RVR只能用作跑道上的视程,与进近期间的可视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别,在飞行员确实降落在跑道上之前,这段时间从机舱到地面的视程,更确切地讲是斜视视程(SVR),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SVR与RVR数值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SVR值小于RVR值。
当机场有大量目视飞行时,飞行员用主导能见度来评估天气情况,进行目视飞行。跑道视程与主导能见度的主要区别:一是跑道灯光强度不同,所测出的RVR值不同;而主导能见度主要取决于大气透明度的变化。二是跑道视程是用仪器测定的,其方向与跑道平行;主导能见度是在固定的观测点用眼睛目测测定的,观测方向包括四周所有方向,因此,跑道视程和主导能见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能见度随着环境、地点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例如:城市的能见度一般好于郊区,这是因为城市的温度一般比郊区高,而湿度往往比郊区低,不利于雾的形成,而机场一般都建在郊区,所以形成低能见度的可能会更多,而且,由于各机场的最低运行标准不同,同样的能见度值,有的机场能正常起降飞机,有的机场则会关闭造成航班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