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 古城风貌

(2017-06-28 14:20:30)
标签:

大同古城随拍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有句老话说大同古城里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古城的中心位置是四牌楼,说到古城大同就不能不说四牌楼,因为四牌楼曾是古城大同的标志性建筑。这四个牌坊系明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重修大同城竣工后,为壮军威、炫耀功德而建。大同洪武年间的代王也就是九龙壁的建造者,他的王妃妃就是徐达的次女,长女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四牌楼每坊中辟正门,左右为便门,高约三丈,宽约五丈余。四个牌楼里外正门上首圴装有大幅坊额,东为"和阳街",西为清远街,南为永泰街,北为武定街,每字二尺见方,为清代重修牌楼时由大同书法家王德馨所书。整个建筑结构精美巧固,巍然壮观。可惜的是1952年因妨碍交通,四牌楼被拆除。下面为恢复重建的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本次大同之旅除游览名声在外的几处景观外,在大同市区的街上随便转转寻找美食时相机的快门也停不下来,被一处处古迹所感染,因此晚餐只得推迟。古城大同历史上叫平城,平城确实不平凡。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还有龙壁之城的美称,现在龙壁有九处之多,但最大,最完整的还是九龙壁。位于和阳街路南,距四牌楼只有几十米..。九龙壁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被封为代王后在府前修建的照壁..壁面全用特殊的五彩琉璃制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两侧为日月图案。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色彩鲜艳的九条龙,姿态各异,有的腾云驾雾,有的双爪抱珠,有的盘旋回绕,有的生风播雨,栩栩如生。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各种防御设施齐备,自成一体,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之誉.城墙是2008年修复的。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四牌楼的南面与其相距不到百米即是鼓楼。鼓楼始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修缮,是明清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充分显示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外观呈方形,面阔、共三层且均为进深三间,底层砖石砌成,中为十字穿心门洞,行人可纵横通行。这座三檐楼阁的下两层是木结构建筑,上层置大鼓面,旧时晨钟暮鼓声震古城及近郊四乡。鼓楼并没有出众,比不上北京西安等大古都的巍峨雄伟鼓楼,但也烘托出了这座历史名城的古老风貌。

大同 <wbr>古城风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